書籍介紹|美國憑什麼主導世界?──破解「新型帝國」崛起之謎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儲君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夫婦,在波斯尼亞首都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激進青年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刺殺。奧匈帝國以此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歐洲列強分裂為兩個陣營:奧匈帝國、德國、意大利組成同盟國;英國、法國、俄國組成協約國,人類首次世界大戰由此爆發。
文:梁偉基|題:美國憑什麼主導世界?──破解「新型帝國」崛起之謎

書名:帝國定型:美國的1890-1900
作者:徐棄鬱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不少歷史學家認為,一戰是英國、法國、俄國等傳統殖民帝國走向衰落的開始,卻是另一個「帝國」崛興的契機,這個「帝國」就是美國。美國參與一戰不僅左右了戰局,並且在戰後成為主導國際秩序的強勢力量。後來,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擔當著自由世界戰勝軸心國、資本主義陣營對抗社會主義陣營的領導角色。

雖然一戰成為美國參與全球政治,以至締造出全新的國際秩序的契機,但其具備了哪些條件得以配合這個契機?徐棄鬱的《帝國定型:美國的1890-1900》嘗試提供一個可能的答案。作者認為1890至1900年是美國崛起的關鍵十年,始於美國西部邊界的「關閉」,終於針對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倡。這段期期,美國統治者不斷摸索自己國家如何進一步擴張,最終締造出一個跟英國等竭力在全球開拓殖民地不同的、不受邊界限制的「新型帝國」──可以稱之為「無界帝國」或者「太平洋帝國」,就是避開英國在大西洋既有的勢力範圍,轉而向西邊的太平洋擴張,從而形成了美國在亞太地區擁有巨大的利益。

拉什莫爾山位於美國南達科他州的西部,花崗岩的一面山體上雕有四位美國總統的頭像,他們是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斐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他們代表了美國前150年的歷史。(AP)

西方學者伊安.摩里士(Ian Morris)有一部堪稱經典的作品──《西方憑什麼: 五萬年人類大歷史,破解中國落後之謎》(Why the West Rules for Now: The Patterns of History and What They Reveal about the Future),嘗試解讀西方世界憑藉什麼條件主宰世界,中國又何以落後於西方世界。徐棄鬱的《帝國定型:美國的1890-1900》卻別開生面,嘗試解讀美國憑藉什麼條件主宰世界,傳統的殖民帝國又何以一去不復返。

(圖片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