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男人與男孩發生關係 何以不算猥褻兒童?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藝文編按】常見有關古希臘男人與男孩之間關係的討論,有人說是引導少年進入成人社會的手段,也有說法指這最開始可能是一種人口控制措施。那麼究竟所謂「少年愛」指的是什麼?本文摘自麥田出版《古希臘羅馬人原來這樣過日子》第十五章,作者仔細解釋這種關係背後講究,也嘗試解釋這種關係在古希臘與古羅馬有何區別。

Antinous)雕塑(wiki commons)

西元一三〇年,羅馬帝國得到了一位新神。這件事本身不足為奇,羅馬萬神殿總有空間收容一位大器晚成的神祇。只是這位特殊的神明是哈德良青春年少的男寵安提諾烏斯(Antinous),不久前才去世。他淹死在尼羅河之後,悲傷的皇帝決定──帝國的人民也善體人意地同意:安提諾烏斯應該列入不朽神明的殿堂。先前一顆毫不起眼的星星,如今被視為是這名魂歸離恨天青年的靈魂,忠心耿耿的各個城市找出種種理由,為這位清秀動人的神明建造幾尊雕像。對安提諾烏斯的膜拜和他的神諭在各行省興起。哈德良在尼羅河畔建立了安提諾波利斯(Antinoopolis),這座城市擁有寬闊的大道、陰府之神安提諾烏斯巨大的神廟,以及這名溺水男孩黯然神傷的肖像。

在希臘和羅馬,與男孩發生性關係不算變態或猥褻兒童。一般認為男人本來就會被女人和男孩所吸引,只要他們愛戀的是合適的男孩,並以正確的方式處理這段關係,他們的行為就不會受到懲罰或批評。男寵也不算同性戀。在古典世界中,男人的性認同不是由他欲望的對象,而是由他在性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來定義。生下來就是男性自由人在性行為中應該扮演主動積極的角色。他們的性伴侶是女人或男孩相對不那麼重要,因為後兩者的社會地位都較低。

名稱:古希臘羅馬人原來這樣過日子
作者:加勒特·瑞安
譯者:莊安祺
出版社:麥田

男人和男孩之間的關係在古典希臘最為明顯,少年愛(pederasty,字面意思是「愛男孩」)公開而普遍,這通常包括一名成年的男性公民(通常是二十多歲,有時更年長)和一名十來歲出頭到青少年中期的公民男孩。儘管名義上和就某種程度的實際上,這是指導青少年,引導他們進入成人社會的手段,但其實卻總是建立在身體的吸引力,和我們所謂「法定強姦」(statutory rape)的基礎上。

少年愛這種男色關係的起源是個謎。古代作家推測,它最初是一種控制人口的措施,也可能是發生在伊底帕斯的父親看上了另一位神話親王的兒子之後。現代學者則列舉了其他因素,例如把希臘婦女排除在公共領域之外、男性入會儀式的傳統,以及宣傳貴族團結的願望。無論這種現象興起的原因是什麼,到西元前六世紀,它已在希臘各地流行,不過各地的風俗有所不同。年輕男子和男孩之間的關係被融入斯巴達著名的凶悍軍事教育中。底比斯(Thebes)市發展出聖隊(Sacred Band),這是一支由一百五十對男性戀人組成的精銳部隊,倍受尊重。不過我們了解最多的還是雅典的現象,少年愛是上流社會的標記。

少年愛是上流社會的標記,圖為古希臘紅酒瓶上描繪圖像(Getty)

雅典的少年愛行為總是在關係密切的氏族,和貴族酒氣沖天的酒會中最為盛行。由於牽涉其中的男人和男孩都來自這座城市最好的家庭,因此這種關係受到為保護當事雙方避免蒙羞而制定的慣例約束。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男人會受到青春少年的吸引,也認為男孩對成年男性只有輕微的性興趣。換句話說,男孩必須受到追求,不能光是給他們金錢,因為這意味著他們是妓男。必須致贈象徵這名男子愛情的禮物,例如野兔或鬥雞。至少在理論上,男孩可以拒絕這種示愛。

如果一個男孩接受追求者的愛,就會陪伴追求者參加社交聚會,引入他的朋友和盟友圈,並在公民政治的世界中獲得第一個立足點。然而,他也應該在性方面滿足男人。如果我們能相信花瓶畫上的證據,尊重的情人理當自制,把陽具插在男孩的大腿之間,避免讓他遭受肛交的恥辱。然而大部分男人恐怕都做不到。這種關係一直持續到男孩成年為止。過了那個時候,性就成了可恥的行為,因為這名男子正在貶低另一個公民同胞,而這個男孩則未能承擔他作為獨立自主成年人的適當角色。

沃倫杯(Warren Cup)上刻有兩名古羅馬男子發生性行為的情景(wiki commons)

在羅馬社會,公民男子和公民男孩之間的性關係是難以想像的。然而羅馬男子卻能隨心所欲地與奴隸男孩一起上床,這種做法在菁英階層中很普遍,他們為英俊的年輕人支付巨額費用。在宴會上,這些寵兒往往是主人的斟酒人;就像哈德良的安提諾烏斯一樣,他們陪伴主人旅行,有時戴著絲綢面具來保護自己的膚色。儘管後來的皇帝禁止奴隸男孩賣淫,但直到古代晚期,主人仍然繼續公開與年輕的寵兒睡覺。一直到羅馬世界信奉基督教之後,這種關係才被法律禁止。

一千年的孌童情色關係並未受到當時同代人的直接批評。儘管這種行為在喜劇中受嘲笑,並受到柏拉圖晚期作品的譴責,但在古典雅典,這似乎相對較無爭議。後來,尤其是在受斯多噶學派影響的知識圈,道德譴責比較普遍,然而卻從未到達顯著阻止這種做法的程度。羅馬帝國時代的希臘作家進行了風格化的辯論,對比女性和男孩的優點。在最長的一次辯論中,女性占了上風,但這是在對男孩之愛進行了大量毫不悔改的狂想之後。具有哲學傾向的羅馬作家對少年愛往往比較不屑,認為它不自然,或者充其量是輕浮行為。馬可.奧理略很慶幸自己能夠克制自己,抗拒奴隸男孩的魅力。

在古典雅典,少年愛似乎相對較無爭議(wiki)

當然,羅馬奴隸別無選擇,只能屈從他們的主人。希臘男孩則至少有一點意志力,所以如果他們願意作男寵,應該是喜歡對方,甚至以受到戀人的注意為榮。有些少年確實可能把向他們求愛的男人視為榜樣,或以他們取代父親的角色──有一幅雅典塗鴉,顯然是一個少年寫的,就讚揚了他情人的勇氣。然而,我們也聽說過男孩抵抗男人的進犯。據傳,一名英俊的少年為了躲避一個想和他上床的暴君,而躍入沸水鍋中。至少一個體育館有正式的禁令,禁止酒鬼、瘋子和孌童進入。

(本文獲麥田授權轉載,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