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二號錄音室重新出發 深耕多年香港獨奏家沙龍形式與樂迷共聚
1969年,香港電台廣播大廈正式啟用,五年後的1974年,香港電台第四台正式啟播。半世紀後的2024年,第四台在二號錄音室開創全新節目《樂有所思-二號錄音室音樂沙龍》,讓一批深耕多年的香港獨奏家以復古的沙龍形式,與樂迷共聚,分享音樂上的所想所思。
文:朱振威|原題:沉澱.再綻放 香港電台第四台《樂有所思》音樂沙龍系列
二號錄音室重新出發
港台共有6條頻道需要自製節目,廣播大廈多個錄音室與直播室日以繼夜不停運作。多年來第四台的廣播演奏會(studio recital)多於二號錄音室製作,從訪港大師到本地天才不等,歷年來無數音樂家留下足跡。
2022年經過翻新工程後,二號錄音室的設備及聲學效果得到大大提升,這啟發了第四台台長謝雄飛設計出一套全新的現場節目系列《樂有所思》:「在我心目中二號錄音室的功用是專注於音樂演出錄音,一直以來為無數本地音樂家孕育演出機會。難得22年裝修時改良了聲學效果,與以前偏向乾硬的聲音相比,現在的狀態很適合作接待觀眾的現場演出。適逢第四台50周年,就想到以二號錄音室作基地,為一眾在香港深耕多年的本地音樂家主辦一個演奏會系列,讓二號錄音室在創造出色音樂表演的功能能夠發揚光大。」除了接待現場觀眾並於第四台直播,音樂會亦會有 4K 高清拍攝,讓未能入場的樂迷也可從另一渠道欣賞《樂有所思》透過鏡頭所能展現的另一種美。
廣播大廈一眾錄音室以一號錄音室空間最大,可容納過百名現場觀眾,但謝雄飛卻認為,只能安排約50座位的二號錄音室才是理想的音樂交流場地:「以二號錄音室作為表演場地的特點正是不大。現在大家都很習慣一種思維,一場演出有愈多觀眾愈好,所以場地愈大愈好。可是我相信一種親密的音樂分享本身就有獨特韻味。當演奏者與觀眾身處一個親密而近距離的空間,當音樂在觀眾面前是如此歷歷在目,那將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感受。我的最大心願是這些音樂沙龍能夠發揮二號錄音室小而獨有的美感。」19世紀歐洲各大城市的沙龍音樂會,羅西尼、李斯特、蕭邦等等音樂名家都樂意參與這種小型演出,正是能夠與友好親密地分享音樂以及對話交流。
零距離分享所想所思
今年五月開始的《樂有所思》一共有7位本地音樂名家輪流登場,繼五月的張緯晴及六月的李嘉齡兩位鋼琴家之後,即將登場的依次有張瑩(琵琶)、 盧思泓(笙)、郭品文(鋼琴)、于丹(豎琴)及張文蕊(小提琴),謝雄飛說:「香港有這麼多優秀的音樂家,實在難以盡數邀請,所以挑選音樂家的時候都是看機遇。另外這終究是新的想法,在這樣小的錄音室又要接待觀眾又要設置拍攝器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感謝他們的信任接受邀請。希望這一輪之後能夠延續下去,讓更多的音樂家可以登場。」
經歷了首兩場音樂沙龍後,謝雄飛覺得當初設想的效果漸漸成形。除了現場演出及電台直播外,也會拍攝影片作串流播放,當中與同事籌備工作就產生了一些有趣的體驗:「我們很多同事都有拍攝音樂會的經驗,這反而令他們都有一些既定框架,例如會思考哪一邊是舞台,哪一邊是觀眾席,在佈置時就會留意座位與機器的擺位如何避開人頭,很自然地把觀眾座位與鋼琴相隔一定距離。但我還是請他們再排列,不要理會觀眾入不入鏡,前頭多放兩行,兩邊延伸令觀眾覺得包圍著表演者。這才能打破觀眾與表演者之間的鴻溝,令『沙龍』的感覺出來。我與同事都覺得這是有趣的經驗。」謝雄飛也說希望之後的拍攝導演與攝影師可以更大膽的剪接與取鏡,跟著音樂走,而不是很規矩的每3、4秒就轉鏡頭:「他們都不大敢用長鏡頭!」
當年在歐洲出席沙龍聚會,除了聽音樂,與音樂家作思想交流也是重要環節,所以主持人與音樂家的對話,在《樂有所思》系列也佔有重要意義,:「我堅持對話部份的內容一定要跟音樂有關,面對音樂這些音樂家到底在想甚麼,那可以是音樂對他們生命的意義,也可以是以淺白的語言向觀眾解釋他們演奏的音樂。這些個人分享都是為了讓觀眾聽眾了解音樂家的感受與經歷,節目名稱裡的『有所思』,正是這個意思。欲知《樂有所思》詳情,可登入此網頁。
(標題為編輯所擬,圖片由香港電台提供,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