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節氣|霜降本港急降20°C以下 除注意保暖食療也要健脾養胃?
中國以農立國,古人為了適應天時地利,收成更多的農作物,於是制定了廿四節氣,用來指出一年中氣候寒暑變化的周期規律。本月23日為廿四節氣中第18個節氣「霜降」,到底霜降的含義為何?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霜降是否有特別注意的地方?
霜降是廿四節氣中的第18個節氣,每年10月22至23日期間,太陽到達黃經210°,此時正是霜降,為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其實霜降並非降霜,而是代表天氣寒冷,露水凝結成霜。除此之外,白露、寒露這兩個節氣都表示露水變化過程氣候現象,古人認為白露是霧起變露,寒露由霧化涼爽,霜降則是霧變霜。
霜降期間,北方部分地區早已入冬,東北地區、內蒙古東部及西北地區平均氣溫在0℃以下;乾冷空氣會逐漸南下,南方地區早晚氣溫下降明顯。北方踏入霜降時節,夜間散熱快,溫度會降至0℃以下,露水凝成六角形的霜花,形成入冬前的初霜景象。古人以為霜是從天上降下,因此將初霜時的節氣取名霜降,但其實霜和露水都是空氣中的水汽凝結而成。
霜降時節,北方大部分地區已在秋收掃尾,對於南方卻是「三秋」大忙季節,收割單季雜交稻、晚稻,種小麥、油菜,摘棉花、耕翻整地等。農諺「滿地秸稈拔個盡,來年少生蟲和病」,收穫後的莊稼地都要及時把秸稈、根茬收回,因為都潛藏着許多越冬蟲卵和病菌。在此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乾季,因此要高度重視護林防火工作。
霜降的傳統習俗非常多,例如食紅柿可以禦寒保暖,山東煙台等地的民眾會去西郊迎霜。在廣東高明地區「送芋鬼」闢兇迎祥,即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在塔內放入乾柴點燃,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最後將瓦片丟到村外。
農曆九月又稱為菊月,此時正是菊花盛開之際,因此民間會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此外,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説法,秋補比冬補更緊要,因此民間又有「煲羊肉」、「煲羊頭」的食俗。
根據香港天文台統計資料,在寒露時節,香港平均氣溫為17.2°C至27.6°C,相對濕度最高為91%,降雨最多有55.1毫米雨量。位於華中的一道冷鋒正逐漸向南移動,昨日(21日)本港日夜溫差達8°C,至晚上已降至20°C。天文台預測,本港在霜降當日的氣溫會降進一步降至18°C,並有幾陣驟雨。
俗語「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霜降後天氣將由涼轉冷,應注意防燥、防寒、防鬱,多食溫和粥湯,同時要注意保暖。註冊中醫師徐澤昌博士接受《香港01》訪問時,就建議可飲用西洋菜紅蘿蔔煲鴨腎湯,有效清熱潤肺、健脾養胃。
西洋菜紅蘿蔔煲鴨腎湯(四人份量)
材料:西洋菜一斤、紅蘿蔔2條、陳腎三個,蜜棗4粒、南北杏30g、陳皮1塊、豬骨一斤
制法:
1. 西洋菜洗淨備用;紅蘿蔔去皮、切件,備用;豬骨汆水,備用。
2. 鍋內放入約2000毫升水,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大火煲滾後再以細火煲2小時,加入適量鹽調味。
功效:清熱潤肺,健脾養胃
使用注意:體質虛寒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