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擬禁售紙紮冥幣引爭議 台灣金紙文化如何走到今天|歷史探秘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隨着現代人環保意識逐漸上升,對於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影響環境乃至於氣候變遷的行為也格外關注。近日,山西省司法行政網頒布了《山西省殯葬管理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其中禁止生產和銷售紙人、紙馬、紙房、冥幣等「封建迷信」喪葬用品之規定,引發大眾爭論。

對此,山西省司法廳行政人員表示,該條例草案尚處於徵求意見的階段,這幾天已收到部分民眾的意見反饋,「歡迎不同的聲音」。為何禁止民眾生產、販賣紙紮品會引起這麼大的紛爭呢?這可以從民間信仰與傳統祭祀文化中找答案。

近年人們在環保意識抬頭下,開始反思傳統焚燒紙錢的習俗,陸續有地方政府推出殯葬相關條例。(VCG)

在世界各地的宗教文化中,類似焚香、燒香的行為皆具有特殊意義。以中華文化來說,無論是手拿線香,還是燒紙紮、紙錢,「燒」這個動作以及燒過後產生的煙、味道,象徵人們與鬼神溝通的媒介。

學者研究發現,未經點燃的香,由於沒有產生煙、味道,代表無法與神明、祖先「交流」,而不被人們賦予更深的意涵。因此傳統民間信仰中,總是充滿各種與香、火有關的詞彙。比如:進香(信徒到廟中祭拜)、分香(到宮廟求取神明的香火帶回去供奉,即神明的分靈)、刈火(神明的分靈廟回祖廟朝覲,同時分取祖廟香爐內的香火帶回分靈廟中)、香燈腳(閩南語,進香客)。

燒香,並非單純的動作,更是人與鬼神溝通的重要管道。(AP)

其中最特別的就是「香火」,有兩種意思。一是指進香,像是民間信仰的觀念就認為信眾多、香火旺會增強神明的靈力;若香火不足,神明不僅會衰弱甚至還會另覓他處,因此多用「香火鼎盛」作為廟宇賀詞。第二個含義則意謂子孫或文化傳承,由此即可知道燒香於傳統文化中有多重要了。

香、燒紙紮既然在宗教祭祀儀式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在提倡環保、降低空氣污染的現代社會,該如何說服大眾減少燒香呢?其實山西省司法廳想改善、規範省內民眾燒香、燒紙錢的行為,或許可以參考台灣近年對於宮廟、祭祖的燒香改革。

台灣於1990年代至今,不分藍綠政府皆不間斷地向大眾提倡宮廟、節日要減量燒香、燒紙錢等觀念,比如建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的台北天后宮,早於1990年代便開始推行一爐一炷香,至今減量到只剩六個香爐燒六炷香。除此之外,很多寺廟還會加強、改善廟內通風,讓空氣流通,不再煙霧迷漫。

不過,2017年時由於民進黨政府打算提高宮廟減香的速度,導致全台約有50間廟宇,走上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對「減香走到滅香」表示抗議。目前僅主祀關聖帝君的台北行天宮、祀奉觀音的台北龍山寺,分別於2014年、2020年起成為禁燒香的寺廟。

台北龍山寺於2020年禁燒香後,已不見昔日煙霧繚繞的情景。(台灣觀光局)

另外,為降低民眾因掃墓導致發生火災的機率,各地方政府在清明與中元前後亦會大肆倡導。近年已發展出將紙錢集中收運的方式,民眾把買來的紙錢放入環保紙袋中,交給清潔隊集中處理。清潔隊在燒紙錢之前,亦會請道長舉行淨爐儀式,讓民眾的心意不會因為將紙錢改送到焚化爐焚燒而受到影響。

其實自清末接觸到西方文化以來,中華傳統文化至今受到許多衝擊與挑戰,如何兼顧傳統,是現代人要不斷學習的課題。但可以確定的是,倉促、強硬的改革方式,在悠久的習俗面前,仍會遭受許多抵制,而這也是兩岸都會面對到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