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男性竟穿「百褶裙」? 古裝劇暗藏漢服的異族源流|歷史探秘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古裝戲劇《玉樓春》近期播出,該劇精美的服化道引起不少話題討論。尤其日前《玉樓春》與知名漢服商家-鳳翥齋、重回漢唐推出角色同款明制漢服,讓許多被《玉樓春》角色服裝吸引的民眾,有個能夠好好認識明制漢服的機會。

雖然今日的漢服愛好者們在介紹漢服時,多會將元代、清代排除在外,不過明制漢服中卻承襲不少元代服飾特色,在胡漢文化交融下更成為明代服飾的風格。

儘管《玉樓春》戲服被不少資深漢服愛好者批評為「明清大雜燴」,不過劇組日前公告將與知名漢服商家推出角色同款漢服。(微博@梁宋君)(微博@梁宋君)

現在點開淘寶網站上的明制漢服男裝,會發現上頭繡有華麗的蟒紋、飛魚紋外,最大的特色在於衣服兩側下方,有着類似現代女裝百褶裙的下襬。這樣的褶子不見於唐宋,更早的魏晉、漢代也沒有,這一切要從元代流行的「腰線襖」說起。

「腰線襖」是元代相當重要的袍服,有着鮮明的遊牧民族服飾特色。曾出使蒙古汗國的南宋使臣徐霆,在《黑韃事略》中有粗略描述:「腰間密密打作細折,不計其數……又用紅紫帛捻成線,橫在腰上,謂之『腰線』。蓋欲馬上腰圍緊束突出,採豔好看」。

明代類百科書《三才圖會》收錄腰線襖的圖像,與元代並無太大差別。(《古今圖書集成》(Gujin Tushu Jicheng)維基文庫)

可知腰線襖有華麗、便於騎馬等優點,不過該服於蒙古汗國時僅貴族能穿。元代以後,能穿腰線襖的人數才逐漸變多,《元史》曾載元代宮廷儀衛武士、鹵簿儀仗(皇帝專用的儀仗)人員身上穿的,即是多種花色的腰線襖。

儘管明初洪武帝下令「復衣冠如唐制」,但很有趣的是,明代宮廷儀衛官的「刻期」(限定日期)之服,依然是腰線襖,《大明會典》載:「刻期冠、方頂巾衣、胸背鷹鷂花腰線襖子」。

受到腰線襖的影響,明代以此衍生出新的袍服樣式,即-曳撒袍與褶子衣(現代漢服商家、同好者多稱其為貼裏)。

先說說曳撒,又稱作「一撒」。有學者推測其名稱來源,可能出自元詩《懷來醉歌》:「一撒青金腰線綠」。曳撒一詞是否出於該詩,或是源自蒙語,還有待研究。

曳撒之外形,明宦官劉若愚(1584-?)曾在著作《酌中志》有詳細的描述:「曳撒,其制後襟不斷,而兩旁有擺,前襟兩截,而下有馬面褶,往兩旁起」。通過出土實物、孔府舊藏等,可以清楚看到曳撒的形制為交領長袖、下襬兩側折有密摺,中間無褶平坦,且兩側有擺,有承襲元代腰線襖的地方。

大約在正統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變後,本來作為內廷侍衛服飾的曳撒,搖身一變成為皇帝、王爺,乃至於文武百官閒暇之餘穿着的服飾。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的喜愛,曳撒逐漸成為男性的正式場合穿着服裝,還有不少官員將曳撒當公服(官員上班的正式服裝,明代官員服裝為傳統圓領補服,下襬並無摺子)在穿,更有文人穿曳撒赴宴。

明代史學家王世貞(1526-1590年)在著作《觚不觚錄》提及:「邇年(近年)以來……士大夫宴會必衣曳撒」;另外 明末清初史家查繼佐(1601-1676年)在著作《罪惟錄》亦載:「隆慶(1567-1572年)初……士大夫忽以曳撒為誇,爭相制用」。

另一件受到元代腰線襖影響的明代服裝-「褶子衣」, 下襬與腰線襖差異不大,同樣有細密的褶子,不過上半身並非圓領而是交領。明末學者方以智(1611-1671年)在著作《通雅》中寫到:「近世褶子衣……而下幅皆襞積細折如裙」,可知褶子衣不似曳撒中間還留有平坦無褶的地方,還有個與曳撒不同的地方在於,通過文獻、圖畫、考古文物,褶子衣多流行於皇室、百官,並沒有往民間流行的趨勢。

可以看到元代服飾對於明代服裝的影響相當深遠,儘管明代漢服女裝並無腰線襖,但婦女的衫裙亦受到影響,而出現了類似曳撒下襬、側邊帶有褶子的馬面裙。由於清代剃髮易服,導致漢服男裝中斷,也不復見曳撒、貼裏,不過漢族婦女穿着的馬面裙則一直延續到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