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帽是獨屬韓國,中國沒有」 內地古裝劇再掀兩國文化源流論戰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由中國大陸演員白鹿、王一哲、金晨與辣目洋子主演的古裝劇《玉樓春》,於近期播映。自演員的角色定裝照公開以來,《玉樓春》便獲得極大的關注,原因無他,主要在於戲服能大致符合明代漢服形制,又能兼顧美觀。不過日前卻有韓國網友留言表示「劇中服裝為韓服」、「中國抄襲」等,究竟明制漢服有何特色,與韓服又有何處不同?

《玉樓春》裏的服化道相當接近明代文物。(微博@電視劇玉樓春)

自去年年底中韓網友因漢服(明制漢服)、韓服,掀起一波網絡論爭至今,中國大陸年輕人越發關注古裝劇之服化道,也會在網絡上科普明制漢服的相關知識。加上近年漢服復興,各朝代形制的漢服中,因明代距離現代最近、出土文物、保存的實物較多、完整,在復原、民眾購買上,明制漢服幾乎是最受歡迎的款式。

雖然今日大多數的漢服同好都會把元代、清代排除在外,但是明制漢服之特色有很大的一部分來自前朝-元代。根據學者羅瑋研究,元代雖然國祚只有90多年,但其服飾並沒有因為朝代更迭而銷聲匿跡,反而以不同的形式在明代社會中廣泛流傳使用,甚至有部分還延續到了清代。

從中韓兩國網民吵翻天的「大帽」說起,大帽源自元代蒙古的「鈸笠帽」。大約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來自胡人製作的有帽檐的笠帽,便廣泛流行於隋、唐、宋的社會各階層。整體來說,不分胡族漢族,都相當喜愛這種有帽檐的帽子。

鈸笠帽於元代相當普遍,外型與銅鈸相似而得名。特徵是帽體呈圓形、有瓜稜紋,帽檐伸出並傾斜向下。還有另一種款式為平直、寬大帽檐,稱直檐大帽。

元代時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男子都會戴鈸笠帽,還會在上頭添加許多裝飾,像是帽頂(又稱頂子),還會在帽頂底部加羽毛作為裝飾;帽檐下方會加上帽珠,使用的材質相當豐富,有玉珠、珊瑚珠、瑪瑙珠、水晶珠等。

儘管明太祖(1328-1398年)登基後立即頒布「復衣冠如唐制」詔書:「悉以胡俗變易中國之制,士、庶咸辮髮、椎髻、深檐、胡俗,衣服則為褲褶、窄袖及辮線腰褶,婦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無復中國衣冠之舊。甚者易其姓氏、為胡名、習胡語,欲化既久,恬不知怪,上久厭之至。……胡服、胡語、胡姓一切禁止」。

詔書中提到的「深檐」便是元代相當流行的鈸笠帽,明代多稱「大帽」。不過從明初史料、文物可以發現,儘管推行禁令但實際效果仍十分有限。

且洪武六年(1373)四月,朝廷對於官員、庶民外出時配戴的大帽之帽頂、帽珠材質訂定詳細的規定:「凡職官,一品、二品……帽頂、帽珠用玉;三品至五品……帽頂用金,帽珠除玉外,隨所用……庶人帽,不得用頂,帽珠止許水晶、香木」。

直到明英宗正統七年(1442)時,禮部尚書胡濙(1375-1463年)上書認為大帽上的帽珠、帽頂有翎管是中國之人效「犬戎之俗」,但最後也只是下令男子大帽不得加上帽珠,終明一代,男子着便服(私人場合穿的服飾)、戎服時仍多搭配大帽。

另外,清代盛行的瓜皮帽,儘管明代史料多稱為明太祖所創,但據學者研究發現,其亦出自元代。加上1992年洛陽伊川元代墓之壁畫,便有頭戴瓜皮帽着交領上衣的人物像,除此之外成都鳳凰山發掘的明出墓,其侍俑亦戴瓜皮帽,形制基本與清代一致。

由於朝鮮王朝(1392-1910年)襲大明衣冠,自然也有大帽,但稱其為黑笠(갓)。只有已婚的貴族兩班、中人(兩班的庶子)才能配戴,庶民與賤民不能穿戴。因此今日多數韓國網友稱「大帽是獨屬韓國,中國沒有」之言論,是不正確的。

從一頂傳承自元代的帽子,便能發現明代漢服同樣有着胡漢交融之特色。由於漢服男裝之冠服因清代剃髮易服中斷,加上戲曲影響,使現代大眾對於明代漢服男裝沒有全面的認識,反而容易被韓國近年的文化輸出影響,誤以為大帽只有韓國人配戴,相信只要多留心明代文物,便能從中發現明代時的中華文化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