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缺水史|旱澇不均 清代台灣甘蔗與稻米的搶水戰爭
近期台灣中南部各大水庫儲水量只餘一成,發生堪稱是自1964年以來最嚴重的旱災。為何台灣平均年降雨量有2,500毫米,是世界平均雨量的2.6倍,還會發生缺水災情?
屬於華南水田農業的台灣,水稻為主要的糧食作物,想要追求稻作豐收,成功的水利開發必不可少,明清時期的台灣官民仕紳,也視水利開發為土地拓墾中重要的一環。
甘蔗阻撓了水利開發?
自17世紀荷蘭人東來、殖民統治台灣南部起,發現原住民的經濟活動以狩獵和採集為主,生產工具粗糙、缺乏耕牛,亦無水利設施進行人為灌溉,所以從閩南招募大量漢人入台開墾、給予耕牛農具之餘,還修築埤塘。康熙年間巡台御史黃叔璥着有《台海使槎錄》,留下了荷蘭統治時期的漢文紀錄:
蓋自紅夷至台,就中土遺民令之耕田輸租,以受種十畝之地名為一甲,分別上、中、下則徵粟,其陂塘堤圳修築之費、耕牛農具耔種,皆紅夷資給,故名曰王田。
這些「陂塘堤圳」為水利設施的統稱,多集中在荷蘭人殖民的台南至彰化一帶,迄今仍留下「紅毛井(埤)」、「荷蘭井(埤)」等稱呼,例如《彰化縣誌》有載:「紅毛井:在東門外半里許。泉有數穴,味亦清甘,但吝於出。汲者每環井以俟其出。故老相傳:以為紅夷故井雲。」
到了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鄭氏政權在台灣西部展開大規模軍屯,以確保20萬軍民的糧食供應,並修築為數眾多的小型陂。學者指出,鄭氏政權時期台灣少有大型水利設施,乃是因為材料和技術落後,而台灣經常有暴雨或颱風侵襲,所以修築規模都不大;其次,當時重要的經濟作物—甘蔗,種植面積大、用水量少,蔗糖價格節節上漲,農民爭相改種甘蔗,故對穩定大量的水源並無迫切性,也排擠了水稻田面積和水利設施的增加。
再者,儘管鄭氏政權以「東寧王國」自居、退守一隅,但時有派軍至中國大陸,配合其他南明政權進行參與「反清復明」戰爭,時局動盪、人心浮動,無心於長久經營。台灣東華大學歷史系教授陳鴻圖指出,此時耕作技術粗放、地利難以持久,移耕、棄耕、遊耕現象仍非常普遍,大規模的固定式水利設施不符經濟效益,直到清朝統治台灣後,水利開發始有爆炸性增長。
增加稻米產量 興水利勢在必行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設台灣府,經過不到40年的時間,於康熙六十年(1721)因朱一貴事件赴台參與戎幕、出謀劃策的藍鼎元(1680—1733年),在《東征集》稱頌台灣的繁榮:「國家初設郡縣,管轄不過百餘里,距今未四十年,而開墾流移之眾,延袤二千餘里,糧谷之利甲天下,過此再四、五十年,連內山野番不到之境,皆將為良田美宅,萬萬不可遏抑。」藍鼎元的記載雖有誇大溢美之詞,但也反映經過清代治理,台灣的農業耕作已有長足進展,背後自然少不了水利設施。
台灣府諸羅縣知縣周鍾瑄(1714—1719年在任)赴台任職,觀察到除了「築堤瀦水灌田」的陂,「不用築堤,疏鑿溪泉以灌田」的圳,「地形深奧,源泉四出,用資灌溉」的湖(潭)之外,還有一種是隻能找地勢低下之處,築堤以積雨水的「涸死陂」,又被農民戲稱為「雷公陂」,指打雷下雨時才會有水。
面對康熙三十五年(1696)後台灣人口快速增長出現的缺糧問題,供應不足導致糧價水漲船高,周鍾瑄到任後積極提倡興修水利,甚至捐銀近百兩、捐谷近二千石,共助民眾築陂開圳32處。康熙年間全台有81處水利設施興築,光嘉南平原就有74處,佔比超過九成;綜觀整個清代在嘉南平原修的水利有122處,康熙年間所修就佔61%,創下歷史新高紀錄。雍正年間蔗糖生產過剩、價格低落,原先依賴蔗糖獲利的資本家轉種利潤更高的水稻,大大鼓動了耕作水稻的風氣,對於水利設施的需求也愈加孔亟。
台灣西南易發水旱災的主因
然而,嘉南平原雖然號稱台灣穀倉,其地勢平坦、氣候温暖利於作物生長,但80%的降雨集中在夏季(5月至9月),冬季乾燥期長(12月至翌年3月),不僅容易發生旱災,與作物生長期也不一致;其次,嘉南平原儘管河川眾多、水量豐沛,卻因河川長度短、流速湍急,豐水期多暴雨造成洪水,迅速流入海中,無法有效利用;再者,河川含沙量高,時間一久抬高河床,一但洪水爆發便氾濫成災,開墾出的沃土瞬時化為砂礫荒地。
據台灣歷史學家曹永和的研究指出,清代嘉南平原水災數量超過50次,佔全台水災三分之一以上;另位歷史學家徐泓也表示,不包括颱風帶來的災情在內,嘉南平原在清代水災就有63次之多,平均3年多就發一次大水。以旱災來說,清代該地大旱30次,佔整個清代台灣旱災紀錄的63%。為了將水旱災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台灣史學者蔡志展統計,清代台灣先民們共修築了966處水利設施,但水利開發速度仍趕不上耕地開墾增長,種植的作物仍以旱作為主,農田以旱田居多,水稻也必須配合雨季栽種。直到日本殖民統治台灣後建構了大規模的灌溉排水體系,才使水利系統有了大幅改善,但以混凝土建構水圳,對環境的衝擊與破壞更甚從前。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