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災燃人祭天、水災投人祭河 古代「河伯娶婦」一點都不浪漫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2021年一開春,台灣中南部水情拉緊報,面臨56年來的大乾旱,日前政府還協請台中大甲媽祖舉行祈雨法會,盼能天降甘霖。無論古今,降雨多寡對於人們生計有重大的影響,因此自古以來不僅乾旱要舉行祈雨祭典,雨下得太多、淹大水,古人也會舉行儀式,祈求老天停止降雨。關於上古時期的水災相關祭典,可從河伯娶婦談起。

如何與大自然相處,為古今中外人們的重要課題之一。人們也以此創造出許多相關的祭祀儀式。圖為甘肅景泰黃河石林景區。(VCG)

為何古人要祭河

面對天災,如何與其相處,為古今中外人們的重要課題之一,在科技、生產技術尚未發達的上古時期,水災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非常巨大。因此世界各地皆對古早以前那漫天洪水印象深刻,比如蘇美文明《吉爾伽美什史詩》裏消滅人類的大洪水、《舊約聖經.創世紀》裏的諾亞方舟,以及中國上古神話裏的鯀禹治水等,都充分顯示古人們對於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中國先秦時期,除了務實展開抗洪治水的水利工程外,在人們趨吉避凶的心理下,自然會創造出有祈願意義的祭典儀式。除了大禹治水外,說到平息洪水的中國神話,最廣為人知的當屬河伯娶婦。

河伯與沈祭

水由於是滋養生命的要素之一,上古時期生活在黃河周邊的人們,早早就把這條河流給擬人、神格化。卜辭中充滿各式祭河儀式的紀錄,不過學者考據,當時人們雖已將河川視為神(才會有相關祭祀),但後世家喻戶曉的河神之名-「河伯」,還尚未出現於殷商時期;而河伯的另一個名字「馮夷」,直到戰國時期才首見於《莊子》、《楚辭》。雖然「河伯」一詞未見於殷商,但與先秦時期的祭河儀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河伯的形象多變,有白面、長人魚身,由於《九歌.河伯》描述河伯駕龍車出巡,使其形象廣為人知。圖為明人所繪的河伯圖。(微博@今天心情好嗎030)

商周時期的祭祀,除了有娛神的歌舞外,還有以犧牲為主的人祭,比如乾旱時要燃木燒人以祭天,淹大水時自然也要投人祭河。殷商時,解除水災的禳災儀式稱為「沈祭」(古代沈、沉為通同字)。《周禮.大宗伯》載:「以霾(埋)沈祭山林川澤」,不過根據祭祀對象的不同,祭品要「沈」的地方也不一樣,如果是祭山林,那麼便挖洞掩埋祭品,祭河川湖泊則將祭品沈(投)入水中。

甲骨文的沈字,像是牛在水中正或倒的樣子。學者根據殷墟卜辭發現,除有沈獻玉器、牲畜類的祭品外,也有投人獻祭的紀錄:「丙子卜賓貞伮珏酉彡河」、「辛丑卜於河妾」、「丁巳卜其尞於河牢,沈妾卩」。伮、妾與妾卩,學者推測她們的身份,不是女奴就是女俘。

祭品如何成為河伯配偶

但隨着時代變化,祭河開始固定以女子作為祭品,取悦河神的沈祭被後人加油添醋,成為人神相戀的河伯娶婦。不過為什麼做為祭品獻給河伯的女性,能成為河神的配偶呢?

河伯娶婦風俗源由,與卜辭中出現的伮、妾、妾卩有關,儘管其含義為奴隸、俘虜,但由於女性的關係,造成後世有「以女子為河妾」的觀念。《史記.六國年表》,記載秦靈公八年(公元前417年)時的祭河記錄可見一斑:「城塹戰河瀕,初以君主妻河」,唐代史家司馬貞(679-732年)在其著作《史記索隱》解釋:「謂初以此年取他女為君主,君主猶公主也。妻河,謂嫁之河伯。故魏俗猶為河伯娶婦,蓋其遺風」。

《史記》所載的《西門豹治鄴》的故事,因兒童繪本而家喻戶曉。圖為繪本插圖。(百度百科)

「君主妻河」就是把獻祭給河神的女性,冠上公主的名號,使其嫁給河伯。而秦國舉行的沈祭,是受到流行河伯娶婦的魏國影響。雖上述段落未見河伯之名,卻有後世河伯娶婦的概念在其中。另外,沈祭中投入水裏的玉器-珏,到殷商以後被賦予不同的意義。

《說文解字》載:「珏,二玉相合為一珏」。學者以此推測認為,珏到了後世可能成為男女間的定情信物。與「河神有妾」、「祭河以奴妾」等文字搭配,逐漸變成以女性祭河是為作河神之妻,向河中投珏則是用來祝福永結同好。讓殷商時期慘忍的人祭,大筆一揮,變成充滿浪漫色彩的人神戀愛,比如《九歌.河伯》。之後的人們相信只要犧牲少數女性「嫁」給河伯為婦為妾,便能讓河神開心,使水災消平。

本來充滿悲劇色彩、以女子為祭平息水災的儀式,經過歷代人們的想象,搖身變成河伯娶婦。而河伯娶婦發展到後來,還變成地方盛事,各村皆會花費不少金錢、人力舉辦,還造成民眾的負擔,《史記》所載的《西門豹治鄴》即是。爬梳上古時期人們與河川的關係,就能找到神話與祭祀的源頭,發現其中的變化。增添愛戀關係的河伯娶婦,變為神話、民間故事更加廣為流傳。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