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首部武漢抗疫紀錄電影導演.三:影片遵循藝術而非意識形態

撰文:戴侖
出版:更新:

中國首部以武漢抗疫為題材的紀錄電影《武漢日夜》日前在內地院線公映。這部紀錄長片的絕大部分影像素材均來自於去年武漢封城期間30多名傳媒從業者為了報道新聞而進行的拍攝,包含了大量武漢各大醫院內醫生救治新冠患者、病人在封閉環境下的種種經歷等珍貴影像資料。
即便拋開影片製作方式上的特殊性,在新冠肺炎疫情註定在世界歷史上留下重要一筆的背景下,武漢封城作為人類抗擊疫情的標誌性事件,有這樣一部真實呈現武漢醫護人員、病患、義工以及其他普通市民面對「至暗時刻」的壓力、焦慮、勇氣、韌性的紀錄電影,其本身的意義已無需多言。
《香港01》記者採訪了該片導演曹金玲,此為系列採訪第三篇(共三篇)。

01:武漢是新冠病毒最早集中爆發的地方,並迅速演變成全世界的一場危機。再疫情發生一年之後,你怎麼解讀武漢在中國乃至全世界抗疫歷程中的標誌性意義?

曹金玲:在疫情最初武漢成為焦點,這個焦點也是內心牽扯的一個情感的焦點,是一個不可選,不可違的偶然過程。我看到一個網友的評論說,「武漢以疫情成為大家矚目的焦點,是它最不想看到的」。武漢在抗擊疫情期間經歷過的所有日夜,應該是全國抗疫最艱難的那個時候。

《武漢日夜》是在中國院線上映的首部以武漢封城期間抗擊疫情為題材的紀錄電影。(人民視覺)

系列採訪第一篇:對話首部武漢抗疫紀錄片導演.一:捨宏大敘事 講述個體情感體驗

後來,無論是去年6月份的北京,還是現在的河北、吉林、黑龍江,都在武漢抗疫的基礎上獲取了很多經驗,來處理類似的局面,現在各個有疫情發生的地方基本上處在一個可控的狀態下。武漢的人民,和武漢這個城市所經歷的這一切,給我們後面的抗疫「戰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電影當中的呈現,我們沒有去說抗疫的方法,援助了多少人,沒有那種宏觀的數字,影片的意義更多在於,我們每一個人如果遇到這麼極致的情景,尤其是面對生死一線的時候,面對親人做永久吿別的時候,我們應該以怎麼樣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個普通人遇到那個時刻,內心激發出來的是懦弱還是勇敢?是善良還是自私?我們在素材裏看到的大多都是這種人性微光、積極的部分。這些畫面對於現在很多疫區的人,對我們很多普通人,是很有意義的。

我前兩天看到在大連,暴風雪的天氣裏,一組師生志願者穿着防護服推着一車物資前進,那個畫面像油畫一樣。還有最近在河北,有一個人在排隊做核酸檢測的時候忽然暈倒了,旁邊的護士毫不猶豫地扯開自己的口罩給他做人工呼吸,幾乎是沒有任何心理鬥爭的前提下,採取了最直接的幫助。我覺得這本身都是很高貴的人性閃光。

《武漢日夜》想要給予每一個看到的人力量,武漢當時發生的一切對於我們現在的人來說,都會是一個很好的心靈上的呼應。

01:如果用一個詞或者是一句話去形容武漢,你會怎麼說?

曹金玲:我覺得武漢是一個很俠義的一個城市。終南山先生說,武漢是一個英雄城市,我感覺好像也是這個意思。

我覺得「俠義」這個詞很重,因為武漢當時爆發疫情的時候,待在家裏就會很安全,只要我不跟外界有接觸,就不會被感染,但依然有很多人選擇出來幫助別人。很多的商鋪、企業因為疫情的原因都要活不下去了,可即使是自己的利益有了那麼大的損失,還是有志願者、支援商戶願意免費做飯送給需要的人吃。在政府的救助之外,武漢這個城市的人民能在關鍵時刻互助、自救,是非常典型的俠義精神,已經超越了善良。

+6

系列採訪第二篇:對話首部武漢抗疫紀錄片導演.二:封城一周年上映有深意?

01:《武漢日夜》是否會在國際上發行?中國輿論場中有一種聲音認為,中國目前在疫情的問題上所處的國際輿論環境比較被動,如果能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看到去年在武漢究竟發生過什麼,或許會讓情況有所改觀。如果要做全球發行,會不會對影片內容做一些調整,形成一個國際版本?

曹金玲:我這幾年都在創作狀態中,對於政治和國際形勢的關切不是那麼多。但是我想這個片子很值得做海外發行,因為本身我們在製作電影的過程中,並沒有把任何政治的、意識形態的東西放進來,我們其實就是遵循藝術本身,在講人的故事。

只要是講人的故事,我覺得其中都會藴涵一個普遍價值,不管世界什麼地方的人看起來,都不會覺得你在宣揚什麼,或者表揚什麼。我只是吿訴你,在武漢有這樣一群人,一群如你如我這樣的人,他們遇到了當時那樣的極致狀況,他們是怎麼樣度過的。至於全球發行會不會對影片內容做調整,這可能更多是出品方需要綜合考量的地方。作為創作者來說,我認為沒有這個必要。

01:其實在真實的武漢背後,還有一個「真實的中國」。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外界對中國的認識幾乎都是想象大於真實,於是始終存在兩個中國的圖景,一個是想象的中國,一個是真實的中國。你會期待《武漢日夜》能夠起到某種打破兩個中國之間藩籬的效果嗎?

曹金玲:我其實不太知道「兩個中國」之間特別準確的區分點,可能領域不同。但是因為我一直做戲劇和電影,我感覺藝術本身,是人和人之間相互了解的一個非常好的途徑。不同文化之間可能會有所區別,畢竟文化關係到人們成長的土壤、習慣的養成等等很多因素。但是藝術不是,藝術的對象就是情感,而每個人的情感都有共同的部分,都有共通的地方。就像我剛剛還看到《武漢日夜》的一個影評說,「原來以為人類的悲喜不是共通的,看了這部電影之後,覺得我可以體會到他們的悲喜。」

我知道很多人為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了解、消除偏見在做方方面面的努力,從我來說,我更願意做藝術上的努力,通過我們呈現的藝術作品,大家會知道,生活在這一隅土地上的人,他們在過着怎樣的生活,他們在情感上經歷了什麼,有沒有共同的境遇,這些對我來說是很迷人的地方,我也特別願意做這方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