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師|「定遠艦」沉船遺址出水18噸鐵甲 成鑑定身份關鍵證據
撰文:葉琪
出版:更新:
有「亞洲第一巨艦」之稱的清朝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艦」在甲午戰爭中遭到日軍擊傷,後於1895年自沉。官方傳媒報道,水下考古隊近日在定遠艦沉艦遺址,成功將一塊重約18噸的戰艦鐵甲起吊出水。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指,該鐵甲是目前國內出水唯一一塊北洋海軍鐵甲艦裝備的護防裝甲,更是鑑定定遠艦身份的關鍵證據。
報道稱,按照定遠艦建造合同記載,定遠艦鐵甲為「康邦鐵甲」,即鋼面熟鐵甲的複合裝甲。今次發現的鐵甲為一整塊,長2.86米、寬2.60米、厚0.33米,重約18噸,是鑑定定遠艦身份的關鍵證據。
考古隊介紹,經過10多個小時的清淤、穿纜、起吊等環節,成功將鐵甲起吊出水。經過測繪記錄,鐵甲目前存放在位於山東威海劉公島上,昔日北洋海軍公所後院的文保室脫鹽池,以便進行保護處理。定遠艦水下考古調查項目領隊周春水表示,甲午戰爭期間的黃海海戰,定遠艦就是憑借其超強的鐵甲防護能力,面對日艦圍攻時仍能屹立不退。
圖輯|甲午海戰「定遠艦」沉艦遺址在山東威海發現 已出水一批遺物
據介紹,威海衛是中日甲午戰爭的終戰之地。為探明威海灣內北洋沉艦的保存情況,當自2017年開始,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牽頭的聯合考古隊,在威海灣開啟水下考古調查工作。2018年夏天,當局在劉公島東村外發現一處沉艦遺址,翌年對沉艦遺址進行第一期專項調查,並在主炮台位置首次發現一塊鐵甲。第二期調查工作在今年8月至9月展開。截至今年,包括鐵甲在內的上千件文物已經陸續出水,考古隊亦基本摸清艦體殘骸的整體情況。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