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疫情催生更衛生問候習慣? 回首中國傳統揖禮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誰都沒有想到,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當下,為了避免與他人有更進一步密切的接觸,一種在印度、佛教徒間流行的招呼方式,正逐漸改變歐美人士及其領導人的問候習慣。為避免因握手、擁抱而導致病毒感染、成為「親密接觸者」,歐洲各國政府都極力倡導要民眾不要在見面時做出互相親吻臉頰、擁抱等傳統的問候方式。近日西方國家發現,在印度、東南亞佛教國家流行已久的招呼習慣-「合十禮」(Namaste),因不會碰觸他人而被認為可以有效防止病毒傳播,成為最近西方領導人採取的問好方式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日許多歐美領導人改以「合十禮」作為問候方式。印度總理莫迪認為將有助於印度人民重視傳統禮節,圖為2019年印度舉辦大壺節活動,莫迪行合十禮的照片。(AFP)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Jean-Michel Frédéric Macron)、英國查爾斯王子(Charles, Prince of Wales),以及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與愛爾蘭總理瓦拉德卡(Leo Varadlkar)日前會晤,見面都以合十禮來問候對方。特朗普表示因為剛從印度訪問歸來:「在印度我沒有跟任何人握手,這很簡單,因為印度人的問候是這麼做的」。

合十禮的梵語原意為「向你鞠躬致意」,在行禮時雙掌合在胸前,十指併攏以示虔誠和尊敬。在面對不同身分的人時,雙手會擺在不同的位置,不過基本上不會與對方有任何皮膚接觸。合十禮在印度、東南亞等佛教地區十分常見,此為印度古代文化禮儀之一,後為佛教徒沿用成為日常禮節。

不過近年在歐美文化影響下,印度人彼此見面時也常會握手與相互擁抱,合十禮有逐漸被取代的趨勢,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Damodardas Modi)認為,這次新冠肺炎的流行是讓印度人民重拾合十禮的好時機。

目前在重要的國際場合,各國領導人見面都是握手禮為主,不過握手卻會導致細菌病毒傳播,而中國傳統的「拱手作揖」禮儀,與合十禮同樣有着不與他人碰觸的優點。圖為2014年台北孔廟擺放的Q版孔子公仔,每一個孔子都行揖禮。(新華社)

除了合十禮、鞠躬外,中國在過去也有個不會與他人接觸的問候方式,那就是「揖禮」。傳統中國人的社交禮儀以「揖」、「拜」最為普遍,「拜」即跪拜禮,是傳統最重的禮節。而「揖」主要是站立時所行的禮,可以莊重也能很日常,因此使用的範圍最為廣泛。

揖禮,在古代常與「拱」字連用,東漢文字學家許慎(58-148年)《說文解字》是這麼解釋「拱」的:「拱,斂手也」,清代訓詁家段玉裁(1735-1815年)在其著作《說文解字注》裏進一步解釋:「拱,沓手也。九拜皆必拱手而至地。立時敬則拱手」,「沓」是重迭的意思,沓手就是指兩手相交、相迭。

作揖是古代常見行禮方式。(網絡圖片)

段玉裁詳細描述拱手禮的行禮方式,比如拱手時,雙手放於胸前,而雙肘不應抬高,兩手臂應成自然弧形。古代對於拱手時,到底是哪隻手在上,可是相當講究的,《說文解字注》載:「拱……右手在內,左手在外。男之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兇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在行吉禮(祭天、祭拜祖先)時,男子左手迭右手(古代男子尚左),女子則是右手迭左手,不過行兇禮(喪禮、災荒時的祈福禮)時,男女的手勢則是顛倒過來。

揖禮的歷史相當悠久,先秦時就有作揖的記錄,《儀禮註疏.鄉飲酒禮》載:「主人揖,先入;賓厭介,入門左;介厭眾賓」,東漢經學家鄭玄(127-200年)註解為:「推手稱揖,引手稱厭」,「揖」是在拱手的前提下,將交迭的雙手向外推,同時身體略微向前鞠躬。而「厭」則是作客時行的禮,差別在拱手時,手要往胸前收,不過到漢代時就將兩者合而為一,統稱揖。到了西晉受到西域文化的影響,與揖禮相結合有了「叉手禮」,並流行於唐、五代、遼、宋、金、元諸朝,行禮時為兩手交於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向上翹,不同朝代的叉手禮手勢會略有變化。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就相當還原唐代的叉手揖禮方式。

早自周代就有揖禮,並會隨着朝代、文化而有不同的改變,比如在西域文化影響下,唐代主流的行禮方式為「叉手禮」。(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今日武術所行的「抱拳禮」,也是在揖禮的基礎上與古代軍禮融合而成。這是因為古代士兵行軍禮時,由於手持武器,所以左手只好蓋在握着武器的右手背上(左手上右手下),這樣的行禮方式從周代起一直盛行於各朝代的民間社會。

作揖,因為不會與對方有任何身體接觸,大幅降低細菌病毒的傳染機率,2003年SARS大流行時,台衛生署(今衛生福利部)即宣傳「拱手不握手」,鼓勵民眾以不會接觸雙手的拱手來打招呼。沒想到未曾經歷過SARS的歐美國家,在17年後也要開始反思握手、親吻臉頰與擁抱的招呼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