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月十五】漸被世人遺忘的節日 消災解厄的下元節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趕在11月11日「雙十一購物節」凌晨下單、搶折扣優惠的民眾們,有注意到那天同時也是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嗎?今(2019)年11月11日,正巧與農曆十月十五日「下元節」同一天。
「下元節」對於現代人來說,可能是個相當陌生的名詞,但這個節日與民眾耳熟能詳的上元節(元宵節)、中元節(盂蘭節)有同樣的起源,屬於「道教三元節」之一。

圖為台北市關渡宮供奉的主神-三官大帝。三官大帝為天官(中)、地官(右)與水官(左),和節日上元節、中元節與下元節相互對應。(財團法人台北市關渡宮網站)

「道教三元節」為:上元節、中元節與下元節,也分別是天、地、水三官神明的誕辰。在過去,這三天都有相對應的祭祀活動。道教認為,產生天地萬物的基本元素由天、地、水所構成,因此將其視為神明-「三官」祭拜,且至少在唐代以前,已出現了三元節。《大唐六典》載:「三元齋,正月十五日天官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為下元,皆法身自懺懲罪焉」。天官紫微大帝職權為賜福予信眾、地官清虛大帝為信徒赦免罪業、水官洞陰大帝主要為民解厄。因此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說法。在古代下元節這天,各地道觀會修齋設醮、祭祀亡靈並祭拜水官大帝與祖先,祈求排解禍難,可以無厄一身輕地迎接新的一年。民間相傳大禹為水官所降生,因此也會在這一天祭祀大禹。

由於宋代普遍崇奉道教,北宋時下元節還是一個相當熱鬧的節日,且這天還有放假。宋朝史官李燾(1115-1184年),在其撰寫《續資治通鑑長篇》中提到下元節:「太宗太平興國六年(981)庚辰,詔自今下元節宜如上元,並賜休假三日,着於令」。《宋史》也有載:「太平興國二年(977)七月中元節,御東角樓觀燈,賜從官宴飲。五年十月下元節,依中元例,張燈三夜」,下元節的夜晚,也會掛燈慶祝。

在古代下元節這天,各地道觀會修齋設醮、祭祀亡靈並祭拜水官大帝與祖先,祈求排解禍難,可以無厄一身輕地迎接新的一年。(資料圖片)

但是從南宋起,下元節開始退為次位。由於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趙眘(音慎,1127-1194年)的生日為農曆十月二十二日,在那天會舉行會慶節(皇帝誕辰,明代以後稱為萬壽節),且日期與下元節只差了七天。無論哪個朝代,每逢皇帝生辰都會大肆慶祝,對於民眾來說下元節與皇帝的生日慶會節相比,還是帝王的生辰較為重要,因此會慶節的風頭逐漸蓋過了下元節。被後世稱為「南宋四大詩人」之一的楊萬里(1127-1206年),曾寫詩描述群臣於下元日預備慶祝會慶節的光景,從詩名《下元日謁會慶節所道場,呈餘處恭尚書》,可知南宋時的下元節似乎不再如北宋時那麼重要。

如元宵節時要吃元宵、端午節時吃粽子,下元節在過去也有特殊飲食。在北方會於下元節這天吃豆沙包,南方則會吃「麻腐包子」、「米果」等食物。麻腐包子具有「送寒衣的包袱」象徵,在下元節這天,民眾再忙都會製作麻腐包子。麻腐的製作方式為,將麻籽碾細用水攪拌成糊狀,再過濾去皮,之後摻上熬成稠糊狀的黃米,即是麻腐。之後將麻腐包上蘿蔔、洋芋等內餡,就是麻腐包子。因下元節正好處於秋收時節,在福建省莆田地區的民眾還會製作特殊的油炸小點心,如將豆腐油炸,或是將剛收割的稻穀製作成薄餅,再將其包素菜油炸等。

由於下元節為祭祀水官的節日,於是也有相關的水上戶外活動,稱作「水色」,「水」為水官之意,「色」指色彩豐富。過去民眾會在下元節這天扎紙船,並將其塗上鮮豔的色彩,繪製完成後民眾會把這些紙船放入水中。這項活動主要流行在南方,因為冬季時南方降雨較少,因此人們會選在下元節這天晚上,藉由紙船向水官大人祈求降雨,保佑農作物平安過冬,不過這樣的習俗如今早已消失。

三官大帝。(資料圖片)

今日的下元節,民眾並不會同元宵節、中元節那般大肆慶祝,而過去的下元節習俗也多已流失在歷史的長流之中,現代民眾反而多會在這天到廟裏「補財庫」。道教認為,每人投胎時會欠下旅費,稱之為「庫錢」,若是沒還清可能會殃及後代子孫,因此普遍建議最好將庫錢還清,讓生活與財運更順遂,也就是「補財庫」。而被認為補財庫的好日子,通常都在三元節,而下元節更被視為一年之中最後補財庫的機會。

或許因為祭祖已有清明節,且也有中元節普渡亡靈,與具有人倫道德關懷的節日,如中秋、重陽相比,只存消災解厄功能的下元節,節日情感更是非常薄弱,於是自明清時逐漸從民眾的生活中淡出。因此,下元節同過去的人日(正月初七,慶祝女媧造人)、社日(有春社與秋社,時間分別在立春與立秋後,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寒食節(清明節前一日或前二日,為禁火節)般,成為中國歷史上眾多消失的節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