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嶺南|佛山順德陳氏大宗祠:朱欄畫棟 流光溢彩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編者按】在商貿氣息濃厚的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在小橋流水池塘榕蔭的一片青綠間,隱匿著一座古韻悠悠的祠堂,她被譽為廣州陳家祠「姐妹祠」。羊城晚報《大美嶺南》第97站走進陳氏大宗祠,一柱一梁,一磚一瓦,一字一畫,閎博幽清,恢弘大氣,三雕一塑,鬼斧神工,置身其中,如踏入詩人王維水月鏡般不可湊泊的純美詩境。

廣東素有「順德祠堂南海廟」之美譽,順德宗祠文化源遠流長,祠堂作為族群血脈傳承的核心載體,是鄉村文明體系的根本。順德坐擁祠堂數百座,其中近百年來面積最大、名聲最顯赫的,當屬陳氏大宗祠。宗祠佔地9600多平方米,總面寬約48米,總進深約85米,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廣州陳家祠「姐妹祠」,堪稱嶺南文化建築的明珠與典範。

航拍順德樂從陳家祠。(羊城派)

宗祠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奠基,二十六年(1900年)竣工。宗祠面闊五間兩路、深三進,分前、中、後三座,屬典型的嶺南擡梁式結構硬山頂建築。建築裝飾采用了傳統經典的「三雕一塑」,栩栩如生的木雕、渾樸蒼勁的石雕、蒼勁細膩的磚雕,工藝精湛的灰塑,古樸恢宏的嶺南建築風貌,盡顯祠堂建築文化、宗族文化、藝術文化。

順德樂從陳家祠屬典型的嶺南擡梁式結構硬山頂建築。(羊城派)
富麗堂皇的門堂瓦脊。(羊城派)
青雲巷門額、門檐上及旁邊屋脊上的磚雕、灰雕、陶塑巧奪天工。(羊城派)
內置花籃,飾以祥雲,以帶蓋寶瓶左右鐫刻著「光緒乙未」字樣。(羊城派)

祠堂正門上牌匾刻有「陳氏大宗祠」,為明代著名學者陳白沙手書。邊框雕有人物典故,惟妙惟肖。大門兩層門枕石,雕有「一品壽鹿」「雀鹿蜂猴」等圖案。門前兩側分別坐立高大抱鼓石。25米長的門堂花脊,流光溢彩。神獸、瓜果、瑞鳥、寶鼎錯落有致,色彩鮮明熱烈,盡顯嶺南水鄉獨有的文化風格。

頭門兩側有抱鼓石,抱鼓石的三面及門枕立面都有石雕裝飾。(羊城派)
屋脊上的陶塑獅子以及代表吉祥如意的雕塑。(羊城派)
中堂脊額是寄托和美禎祥的祝壽圖。(羊城派)

宗祠中座正中懸掛著光緒年間的「本仁堂」堂匾,古拙凝重。中座後壁,全為5米多高的坤甸木雕花大屏風,歷經100多年風雨仍屹立於此,一縷「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的詩意近在眼前。兩側廡廊,以木雕飛罩間隔,各分三間。上則格心通花彩色玻璃,下則刻花裙板,朱欄畫棟,富麗堂皇。

出神入化的工藝與貼心細致的寓意。(羊城派)
錯落有致的結構彼此呼應。(羊城派)

為保護陳氏大宗祠這一珍貴歷史文化遺產,順德區政府、樂從鎮政府與村民共同出資進行全面修繕。作為首批佛山市百村行動計劃之古村落活化項目,陳氏大宗祠活化成為樂從鎮歷史文化博物館,以其深厚的歷史、精妙的工藝、開放的胸襟進入大眾視線,接續開設了樂從華僑展覽館、沙滘村史館、順德非遺展、香雲紗展覽館、名家書畫展覽館等,將現代藝術與當代文化融入其中,讓古老的祠堂煥發新的活力。

沙滘村史館。(羊城派)
古老的祠堂煥發新的活力。(羊城派)

如今,陳氏大宗祠堂內,古樸的氣韻流淌在青磚墻瓦間,處處蘊藏著匠心之作、血脈傳承的典故。陳氏大宗祠已成為群眾豐富文化生活、汲取前進力量的「精神家園」。

順德樂從陳家祠處處蘊藏著匠心之作。(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