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嶺南|深中通道開通一星期 多圖記錄7年建設全過程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編者按】遇海架橋,無路升島。備受矚目的深中通道已於6月30日下午3時通車。羊城晚報《大美嶺南》走進深中通道,看伶仃洋上長龍穿雲破海、踏浪而來,聽大國工匠用熱血丹心,譜寫「敢教日月換新天」的伶仃讚歌!伶仃洋上,煙波浩渺,海天一色,深中通道宛如一條長龍,時而入海,時而穿行於天際。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00多年前,文天祥留下千古詩篇《過零丁洋》,讓歷史記住了這片海。

700多年後,同一片海,一條巨龍蜿蜒天際,歷經7年籌備7年建設的世界級超級工程——深中通道,穿雲破海、踏浪而來。

深中通道通車在即 黃金河 攝
深中大橋 梁嘉俊拍攝於2024年6月22日

一橋飛架東西,汪洋變通途。宏偉壯觀的大橋東起深圳寶安,西至中山橫門,是伶仃洋「A」字形內彎軸心位置的關鍵一橫。它全長24公里,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包括17.2公里的深中大橋,東、西人工島,以及6.8公里的深中隧道。

在一片汪洋大海中,歷經2700多個日月星辰,凝結15000多名工匠心血,一根根鋼筋,一方方混凝土,從零開始,從無到有,架海上之路,升海上之島,築海底之隧。如今,深中通道被譽為世界上綜合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通道工程之一,創下10項世界之最。

夢牽大灣區,心連灣區人。這座世紀大橋,宛如一道彩虹伸向雲端,仿佛從天上來,從海上來,從夢中來,也從心中來。

深圳寶安與中山,分別坐落於珠江的東西兩岸,淵源頗深,兩地隔海相望,直線距離20多公里,車程需要2小時。今天,一橋融通灣區,深中通道打通黃金內灣,兩地如願實現直線連通,雙向奔赴 「半小時生活圈」,走進「雙城」新時代。

深中通道全景 馮羨群拍攝於2023年8月
光影下的深中通道 譚成偉拍攝於2023年9月
流光溢彩 譚成偉拍攝於2023年9月
人類建築與大自然美景相得益彰 譚成偉拍攝於2023年9月

一橋飛架,跨越伶仃,深中大橋巍然矗立於海天之間,主跨1666米,塔台足有90層樓高,是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鋼箱梁懸索橋,也是廣東首個獲得橋梁界諾獎的大橋,創下5項震撼人心的世界紀錄。

深中大橋巍然矗立於海天之間 鄧新榮 拍攝於2024年6月23日

東人工島是世界首座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實現快速便捷交通轉換、各城市間互聯互通。

從空中俯瞰,碧波萬頃的伶仃洋上飄著一只翩然飛舞的「海上風箏」,風箏頭所立之處便是西人工島,這是全線的控制性工程,伶仃洋上落下的「第一子」,跨海橋梁和海底隧道轉換點。僅4個半月,這座19個足球場大的人工島便憑空築起,刷新快速成島的世界紀錄。在夜幕璀璨燈光映照下,它仿佛一只金色的「海上鯤鵬」。

進入深中隧道,它連接著東、西人工島,被譽為「海底長城」,是全線最難走的「鋼絲」。難以想像,在40多米深海處,讓32節8萬噸重沈管實現「滴水不漏」的毫米級對接,背後凝聚著多少工匠的心血與汗水。

結束一天忙碌的橋面工作後,一名安全員在撤離施工現場時再一次檢查橋面電閘是否關好後,披著晚霞下班去。黃金河拍攝於2023年12月
在深中通道焊接的深中人 馬國泉拍攝於2022年4月9日
深中通道工人在伶仃洋大橋架設主纜 馬國泉拍攝於2022年8月14日
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黃金河拍攝於2022年4月

飛向雲端的主塔,宛若遊龍的橋梁,海洋深處的隧道,串珠成鏈,連接著過去與未來,連接著夢想與現實,閃耀著中國智造的光芒。

深中大橋日出 馮羨群拍攝於2022年9月

遇海架橋,無路升島,在針尖上跳舞,在麥芒上繡花。深中通道的橫空問世,折射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進精神,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新能力和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是繼港珠澳大橋後的又一里程碑。

深中通道宛如長龍 馬國泉拍攝於2024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