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時別聽從「內在聲音」意見? 善用言語、時間跟自己拉開距離

撰文:經理人
出版:更新:

瑞克.安基爾(Rick Ankiel)是近年美國職棒棄投從打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他在高中畢業那年入選聖路易紅雀隊,簽約金 250 萬美元。這個數字,在當時業餘球員簽約金中排名第 5,1999 年,他更被選為「小聯盟年度最佳球員」。然而,他卻在 2000 年、大聯盟生涯的第一場季後賽,投出多次暴投,有些直球甚至砸到本壘後方的廣告看板。原以為只是不習慣大場面,沒想到此後表現近乎一蹶不振,短暫的大聯盟生涯宣布終止。

相關文章:「肯努力就會成功」只屬偽命題?別過份吹捧「努力」一事同樣重要

+8

一般來說,在年紀很輕就受矚目的運動員,如果無法克服心理壓力,巔峰可能就止於當時。安基爾花了將近 5 年時間與心魔對抗,最終在 2007 年,以打擊手身分復出,重新踏上大聯盟舞台。

腦中的「絮絮叨叨」,形塑了你的價值與認同

美國實驗心理學家、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心理學與管理學教授伊森.克羅斯(Ethan Kross)專門研究情緒調節(emotion regulation),他在新書《喋喋不休》(暫譯,英文書名為《Chatter》)指出,安基爾不是第一個因為內在聲音(inner voice)而喪失運動能力的運動員,他的例子顯示,內在聲音對人類來說,可以是資產,也可以是累贅。

所謂的內在聲音,就是我們過去背單字時,在心裡默念的聲音;又或者是,當你在做某件事時,心中會突然冒出一個聲音跟你對話,可能是稱讚你,也可能是評斷你。

根據克羅斯的研究,內在聲音跟人們接受的教育、文化有關,在幼兒、童年時期,內在聲音會重複主要照顧者(通常是父母)的指示與教導;隨着人們成長,我們會開始用自己的話語掌控人生,它讓我們變成熟,知道自己的價值與欲望,甚至形塑自我認同。

然而,內在聲音也經常造成負面感受。1996 年,美國神經解剖學家吉爾.泰勒(Jill Taylor)因為一場中風,喪失自我對話的能力,在她完全復原後,寫下那段沒有內在聲音的日子,「我感到與過去的生活脫節,那些過去在腦袋的微小聲音都不見了,當我不再跟泰勒共享經驗、思想和情緒,我還是我嗎?」

克羅斯認為,喪失跟自我對話的能力,照理來說會讓泰勒非常驚慌。但事實上,那段時間她雖然無法跟自我對話,內在聲音卻也不再發出批評,讓她的精神非常飽滿,「我非常喜歡那個因為受傷而停止絮絮叨叨的大腦。」

低潮時與傷心「離遠點」,用他人眼光來看就沒那麼糟

克羅斯指出,無論我們處在甚麼情況,你的心情不是靠你「做了甚麼」定義,而是由「你在想甚麼」決定。在面對令人難過、困擾的事情時,人們通常會透過訴說向外求救,但克羅斯表示,跟別人訴說負面情緒,雖然會感到被支持或認同,卻不會讓我們脫離低潮,反而有可能更深陷其中,產生共同反芻(co-rumination)現象。

共同反芻是指過分討論或沉浸在同個問題上,可能會讓焦慮情緒互相傳染。想讓自己脫離低潮,不只需要情感面的慰藉,我們最終還是必須找到面對問題的方法。克羅斯建議,給自己一點「心理距離」,是比較安全的方式。

首先,你可以用轉換視角後的「語言」,給予自己距離。通常我們感到壓力時,如果把自己設想成旁觀者,就比較不會感受到威脅或焦慮。克羅斯發現,用第三人稱來思考或敘事,能讓人暫時跳脫框架,以中立態度面對事情。

相關文章:人生只剩下返工與打機煲劇?專家指這5大紓壓行為媲美旅行幸福感

+19

再來,給予「時間距離」(temporal distancing)。遇到傷心事時,當下你非常難過,但想像 5 年或 10 年後,你還會對這件事耿耿於懷嗎?如果把眼光放在更長遠的未來,面對任何事都能更有餘裕。

最後是「視覺距離法」,這與第三人稱敘事有異曲同工之處,當你回想痛苦的記憶時,不要用自己的視角回憶,而是後退一步,就像在看電影一樣分析事件,你會看得更加清楚,也有機會扭轉內在聲音的口吻。

除了拉開距離,把周遭環境打造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也是安撫自我的一種方式。國際網壇四大天王之一拉斐爾.拿度(Rafael Nadal)曾表示,讓他在比賽中花最大力氣的,是讓腦中的聲音安靜。

在局與局之間的休息,球員可能因為幾分失誤,腦中的內在聲音喋喋不休,指責自己當時該怎麼做才不會失分。

納達爾用了一個安撫自己的特殊方式:每次鏡頭帶到他休息時的畫面,他喝水、擦汗,都會有自己的節奏與模式——他會把寶特瓶的標籤全部面向同個方向,也會把它擺回原本的位置,「讓環境按照我的意思擺放,能使我在比賽中準備就緒。」

學會與自己的內在聲音共處、試着改變環境,會發現很多事都是一體兩面。它可以破壞我們的心情,也可以激勵我們完成有意義的事。

相關文章:做瑜伽、聊天不算平靜內心? 「No Time」樂趣連喬布斯也嚮往

+7

【本文獲「經理人」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