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溪降玩飛索 真.歷奇導師有價有市:我賺「開心」錢
站在懸崖邊,冰水一樣的寒風刺穿身體令人發抖,峭壁下驚濤拍岸,眼見的、耳聽的、皮膚感受到的盡是大自然的無上權威。教練最後一次檢查身上裝備,指着那條幼得可憐,連接兩邊懸崖的繩索道:「準備好了嗎?數3聲就開始飛到對岸啦!3、2、1……」說罷手一推……
攀岩、溪降、飛索,終日埋首打字,「踢都唔郁」的記者一樣也沒玩過,以上純粹幻想。不過若說當記者是一份日曬雨淋的工作,韓榮疇(Gordon)的工作比記者更辛苦和危險百倍,當中涉及高空攀爬、半天吊、溯溪逆流而上……衫褲污糟邋遢只是「碎料」,隨時損手爛腳才叫驚險。不過,Gordon好少理,因他在乎的是客人是否have fun。
攝影:吳鍾坤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歷奇 — 點止繩網咁簡單?
Gordon談吐斯文,但聊起工作,便流露體內的勇者基因。熱愛戶外冒險的他,卡片上印着的職位是香港攀岩歷奇有限公司「訓練總監」,但他強調他的「歷奇」不是一般人所想在度假營內射箭、爬繩網的那種學生活動,而是真真實實地暴露在岩壁、溪澗、瀑布和懸崖的高危玩意,稍一不慎可會命仔不保。「一般的歷奇多數是在一個預設的室內環境下進行,例如做自信心訓練,學員進行活動後要匯報學到什麼,要多謝誰,有特定模式跟從;但我的『歷奇』不是這樣,我提供的服務在外國叫guiding service,是為人帶來另類戶外體驗的服務。」因此與其叫Gordon為歷奇導師,稱呼他為體驗式旅遊嚮導更是貼切,而他的客戶一如所料以外國旅客及居港外國人為主。
Gordon於4年前成立公司,專門提供攀岩、溪降和飛索嚮導服務,莫以為這些極限運動乏人問津,其實香港一直有捧場客,公司首年便舉辦了58團,次年上升至68團,人數一直增加。「初初我只單純地打算做攀岩導師,後來朋友參與過活動後大力支持我,認為這大有可為,於是慢慢再發展出溪降和飛索服務。」
兩公婆拍住上 只求客人開心盡興
Gordon指,外國一直流行體驗式活動,外國用家更可「購買」嚮導的服務時間,既可自用,亦能「送禮」,將時間轉贈給親朋戚友體驗,但這概念對港人而言仍然較新。
因參與人數一路增長,Gordon的太太Ada今年亦加入了先生的極限事業,並曾為客人締造過不少難忘一刻。「有女顧客試過在男友生日當天玩飛索,男友飛到另一端時我便剛好送上生日蛋糕;也有夫妻在結婚周年紀念時來玩,先生說要讓妻子記得那一天。」果然是另類體驗!Ada和Gordon都笑說,工作雖經常要背着重甸甸的背包東奔西跑,但最大的滿足感始終是客人的笑聲,客人玩得開心豎起大拇指,就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
香港擁世界級天然岩場 旅客才是收入來源
有超過10年攀岩經驗的Gordon指,香港地小卻蘊藏多個世界級天然岩場,除傳統的東龍島、石澳、獅子山及飛鵝山等地外,畢架山和哥連臣角等近年發掘的巿區新場均有捧場客,因此香港其實有足夠的場所發展這運動。在外國,攀岩早已是一門發展成熟的旅遊項目,好比到泰國清邁參加一天攀岩,已索價過千港元。雖然香港一直有投入極限運動的族群,但從興趣變成事業,Gordon當初仍未掌握到公司的發展路線,一度覺得「無得做」。
「想在香港接觸室內攀石,只需繳付百多元便可報讀政府的課程,但作為生意,我收得平又『無肉食』,收得貴又無人玩。」Gordon當初曾經嘗試帶朋友體驗攀岩,但只收80元,根本無法維生,幸好朋友後來在TripAdvisor上推廣Gordon的服務,漸漸留下口碑,亦發掘到旅客才是真正的消費群。
夏天玩溪降 秋天玩攀岩
「現時客人多數是旅客,可能是短暫停留的飛機師或business trip來港的人士。我曾接待過一位由新加坡來的旅客,他本身已有一定的攀岩經驗,但因不熟悉香港地形,因此需要像我這樣的嚮導陪伴。情況好比潛水,你雖然學會了潛水,但去到外地還是需要報團一樣。」
投身極限事業4年,Gordon已摸清楚客人的喜好,「夏天一定玩溪降,因為濕身可以玩水,秋天多數攀岩;飛索嚴格上不算運動,因它對參與者沒太大要求,只要夠膽就可以玩,無特定季節限制。不過,由於極限運動玩家畢竟多以外國人為主,而他們多在聖誕時出外旅遊,因此這時生意便會較少。」
遠赴海外「進修」 嘆本地發展未成熟
雖說是極限,但Gordon遇過年紀最小的挑戰者只有12歲,最忙一日試過接待30多人,要以8人一組分批進行。
Gordon的工作看似「陪人玩」,但為讓更多人對這類小眾活動投下信心放膽嘗試,除靠口碑外,到海外吸收專業知識必不可少。他這兩年便先後到峇里和英國取經學習溪降技巧,亦有向「美國攀岩嚮導協會」(Amercian Mountain Guides Association)的導師學習繩索攀登的技術。「在美國的攀岩嚮導工作,初級人員稱為instructor(教練),最高級的就叫guide(嚮導)。有了嚮導,旅客在旅遊時,便不怕自己不懂某類運動而無得玩,因為只要請個guide陪伴,便可以即時參與。香港仍然停留在較過時的做法,你想攀岩就先去報堂,學懂了便自己玩,但其實不少人需要的是體驗,你很難叫只想玩一次的消費群花時間和金錢上課和購買裝備。假如guiding service發展得更成熟,便可以有更多人接觸這類小眾運動。」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