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能力再強又如何?3類人際關係只有「這類」能提升你事業高度

個人能力再強又如何?3類人際關係只有「這類」能提升你事業高度
撰文:大是文化
出版:更新:

編按:要闖一番事業,很多時候不是看你的個人能力有多強,而是按你的人際關係決定。以下內容節錄自《出手吧!活著就要上C位》一書,且看你是否一個可與別人建立良好連結的人來吧!

經世之本,識人為先;成事之本,用人為先。這是歷代成功者必遵循的規律。

人們經常會玩的猜拳,就蘊含一個客觀規律:世上很多東西沒有大小之分,大就是小,小就是大,大小互相成為一個迴圈。

人際關係中就存在著這樣的規律,有人是石頭,有人是剪刀,有人是布。例如,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裡,往往是媽媽管爸爸,爸爸管孩子,而孩子可能管著媽媽。這就是人際關係中一個非常簡單,卻非常厲害的循環。

這種情況在朋友中也很常見,比如你拿A一點辦法都沒有,但B卻能把他管得服服貼貼的。而在某些方面,另外B可能還會聽從你的一些建議。

其實這是一種心理狀態或叫心理喜好程度,難以用理性的辦法來分析,我們也可以認為這是一種能量之間的互相制衡。它同時提醒我們,想要獲得穩定的人際關係,必須先梳理心理關係,而心理關係就是「剪刀、石頭、布」。

相關文章:沒做錯就別說「對不起」!9種說話習慣會矮化自己、破壞專業形象

+24

生活中存在各種博弈遊戲,但在人際關係中,心理才是最終的博弈遊戲。例如,你想跟一個女孩談戀愛,你可能要先跟女孩的閨密成為朋友,這樣你跟女朋友吵架了,閨密就能在她面前替你說幾句好話。結婚後,你還要跟女孩的父母打好關係,照顧好岳父、岳母,萬一你跟老婆吵架,他們肯定會幫你勸勸她。

這樣一來,在你看中的人、愛護的人甚至是在你仰仗的人身邊,你就已經做好了「剪刀、石頭、布」的布局,且一定會在必要時刻發揮效用。

我某位朋友家聘請的廚師阿姨有一項絕活,就是蒸的包子很好吃。每次一些比較重要的人到這位朋友家拜訪,他都請阿姨蒸包子吃給大家,眾人吃著香,聊起來也更開心。你可能很難想像,很多跟這位朋友熟悉的企業家,甚至專門「借」這位阿姨去他們家裡蒸包子。在這段人際關係中,這位阿姨就成了猜拳中的一個環節,幫助我朋友維繫了人際關係。你看,這是不是很有趣?

「剪刀、石頭、布」三者在人際關係中缺一不可,如果只有兩個,這個遊戲玩起來就很無趣。比如,只有石頭和布,你出石頭,他出布;你出布,他出石頭,彼此之間總有一個贏、一個輸。但是你和對方都想贏,你們的遊戲便陷入死局。不過一旦剪刀出現了,就能打破這個死局,你們的關係會因此而變得靈活。

所以,我們要認真對待自己人際關係中的「剪刀、石頭、布」,它是你的人際關係的一種迴圈。有的人可能在一件事上拖累你,但在另一件事上可能就會起到關鍵作用,幫助你獲得勝利。明白了這個道理後,你會發現,身邊其實都是好人,沒有壞人。因為他們和你一樣,可能是石頭、剪刀,也可能是布,彼此支持、支配、支撐,也能互相借用、開心、喜悅。這是人際關係中最美好的狀態。

《道德經》中有句話,叫「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 至高的善德善舉就像水一樣,默默滋養著世間萬物而不爭強鬥勝。如果你想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讓身邊的人為己所用,就要像水一樣,不跟任何人急,不跟大家爭,也不給每個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有人可能覺得這樣太累了,其實如果你懂了本節提到的原理後,就會發現做到「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一點都不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任何關心、幫助和友好都是相互迴圈的過程。你今天的付出,明天可能就會成為你的收穫。

相關文章:10個事業道理成熟後才懂!識人先要識字、面子「這時候」最值錢

+21

人際比能力更重要

美國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提出,人際關係可以分為強連結和弱連結。其中,強連結是指個人的社會網路同質性較強,人與人之間關係緊密,有很強的情感因素維繫;弱連結是指個人的社會網路異質性較強,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緊密,也沒有太多的情感維繫。

除了以上兩種外,我還總結了一種人際關係,我給它取個名字叫「冷關係」。意思是,你的人際關係處於沉睡狀態,幾乎不與你產生關聯了。

在你的人際關係中,如果強連結最多,那麼你一定是很厲害的人;如果弱連結最多,那麼你只能算是一般人;如果你的冷關係最多,平時很少有有效的人際關係往來,那麼你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了。

在生活和工作中,人際關係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超過你的能力所起的作用。國際斯坦福研究所(SRI International)有一項研究顯示,在一個人成功的因素當中,人際關係占88%,知識占12%。可想而知人際關係有多重要。

我一直認為,人際關係就像穀倉,不想餓肚子,平時要積極的補充穀倉,讓裡面有米、有麵、有肉、有油,這樣用的時候,才能隨時從裡面取出需要的東西。

換句話說,我們要讓自己的穀倉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人,隨時隨能提供幫助。有些人的穀倉只有家人,比如父母、妻小、兄弟姐妹,除此之外沒幾個朋友。我告訴你,在必要的情況下,你的穀倉很難提供太大的幫助。

相關文章:溝通技巧|總在當話題終結者?說話有這9個習慣 留不住別人耳朵

+25

一個人的最佳能力是什麼?是能融入不同的圈子。但絕大部分人生活在一個小圈子裡,一年中經常聯絡的可能也就2、30個人;只有少部分人生活在大圈子中,每年可能要聯絡1、200人。如果你的圈子太小,平時接觸的高認知的人太少,那麼你的見識、認知等都很難有提高的機會。

有一句話叫「選擇大於努力」。也就是說,你目前的狀況、取得的成就,大都是你選擇的結果。如果你現在生活窘迫,甚至陷入困境,便是你的選擇造成的,且還不能靠努力來改變。即使你付出很多努力,很可能只是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這也提醒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中,應多學習如何做選擇,而不是學習怎樣努力。

在人際關係方面,我們同樣要學會做選擇,這樣才有可能建立更多的強連結。

比如,你要請一個朋友吃飯,而朋友毫不顧忌的帶另一個人過來跟你一起吃飯,這時你會怎麼做?

有的人可能會非常堅決的拒絕,不希望朋友再帶其他人來,這說明你的人際關係比較封閉;有人則會抱著非常開放的態度,歡迎自己的朋友帶著其他人過來一起吃飯,並希望朋友能介紹他的朋友給自己認識,這表示你在人際關係方面很積極,你的人脈圈也會非常廣,穀倉因此逐漸填滿。

一個人成就的邊界,取決於自己人際關係,而不是自己的努力。舉個例子,假如你是某重點大學的博士生,現在我把你帶到一個生活三千多人的村子,從此你一輩子都生活在這裡,接觸的人也只有這個村子裡的村民;同時,我把一名大學畢業生放在一個有3,000萬人口的大城市中。你覺得,你與這名大學生誰更有可能做出一番成績?

如果沒意外,我相信這位大學生比博士生更可能出人頭地。因為博士生在村子裡接觸的人群非常有限,人際關係非常狹窄,在這種情況下,就算你有滿腹學識,也可能無處施展。

相反的,大學生身處大城市,有更多機會建立人際網,只要他不是特別封閉的人,就能接觸到更多有高認知、高學識和廣泛人脈的人,由此獲得成功機會。

所以,如果我們把自己當作商品,一定要把自己放到大市場裡,讓自己在這個大市場中找到自己對應的位置和角色。

人際是一個人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盤,沒有這個基本盤,你做什麼都沒人理解你、幫你,甚至都沒有人願意用你。如果你的基本盤越來越多,就相當於你有了巨大的流量,你的穀倉越來越滿,你會被更多人接受、認可和喜歡,因此獲得更多的上升機會。

如果你的人際圈子很小,那麼你只能被動的做選擇;如果你的人際圈子夠大,你就擁有了更多的主動選擇權。很多人經常說,自己做事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其原因在於你沒有把更多的選項放入自己的穀倉中,可選項太少,或者根本沒有東西,你又怎麼可能擁有選擇的權利?

《出手吧!活著就要上C位》(大是文化授權使用)

書名:《出手吧!活著就要上C位》
作者:恒洋,5700萬粉絲商業知識博主、曾為《福布斯》、《胡潤百富榜》人物提供聲望管理服務

【延伸閱讀,更多打工仔自我管理建議】

成功|自覺已很努力?6個處事態度 看出成功人士層次與你的差別

+21

為公司捱生捱死 升職的竟是同事?不懂3大職場道理你怎怨也沒用

+11

【本文獲「大是文化」授權轉載。】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