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逝世】3年前神預言:AI即將摧毁中產職位,最終只餘……

撰文:文耀倫
出版:更新:

霍金曾預言AI人工智能與自動化科技終將令大部分中產階級的職業消失。
今天的科技已發展到有着學習能力,令霍金這般有着睿智的人亦感擔憂,那一般平凡打工仔,又該如何自處呢?

霍金生前不時公開演說及與大眾接觸,他對人類的未來及地球的發展十分關注。(視覺中國)

被喻為繼愛因斯坦後最出色的著名物理學家史提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日前在睡夢中與世長辭。他曾就宇宙、時間、環保、未來社會等方面提出多番見解,但對不少打工仔來說,或許會對這番出自他在2016年《衛報》專欄的話猶感深刻:

工廠自動化早已消滅了傳統製造業的大量職位,而人工智能的發展似是會將摧毁職位的狀況擴展至中產階段,使職場最終只剩餘與關懷、創意及管理有關的崗位。
霍金

擔心自己有天會被AI與機械取代,飯碗不保嗎?世界經濟論壇曾於2016年初作出預計,指全球在5年內將有5百萬個職位會因被科技取代而消失,但2年時間過去,在2018年的今天,狀況真的有這麼差嗎?若單以香港計算,2017年第四季的失業率為2.9%,以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來說,是本地近20年以來首次錄得低於3%的紀錄,天下似是太平。

但如有留意國際新聞的話,不難發現當職場日趨智能化時,已消失或將被消滅的職位,數目實在不少,就如這些例子:

中國代工企業富士康的廠房擬以機械取代勞工,並計劃在6萬名員工中辭退逾萬人;
北歐銀行於去年宣佈,將因進行數碼轉營而應用自動化系統,於4年內裁掉6千名員工;
日本保險公司Fukoku去年引入AI系統以提高營運效率,但卻以裁減30%支付評估部門的員工為代價;
英國《金融時報》曾報道指,科技已令當地法律行業流失了逾3萬份工作,而且包括初級律師職位等的39%法律業崗位在未來20年裏可能成為被裁的高危。

動輙上千的數字都是給企業管理層看的,與打工仔有着距離,然而若閣下留意到有同事離職後,公司卻遲遲不補充空缺,或是得悉公司忽然遣散同事及進行內部重組等,便可能是與職場智能化有關。

是否要危機現在眼前,才知道自己正身陷險境呢?(Martyrdom of St. Stephen by Julius Schnorr von Carolsfeld / 視覺中國)

樂觀還是天真? 

美國作家Shirley Jackson於1948年所寫的短篇小說《樂透》(The Lottery),在似是平凡日常的氣氛裏,竟帶出黑暗得令人心寒的結局:

《樂透》故事簡介:
有一小鎮於仲夏時舉辦一項已不知源起何時的傳統活動,各家各戶都要派代表抽籤,抽中的那一戶人家,就要所有家庭成員再抽一次籤。結果這次是由Hutchinson太太成中籤者,而任由她如何高呼抽籤結果不公平,包括她的孩子等所有居民還是紛紛向她拋石頭,把她丟死了。

國際招聘及人力資源機構Randstad去年發佈一項調查,指接近4成受訪的香港打工仔表示不認為自己會因科技帶來的自動化而失去工作。如此樂觀,可能是有自信,卻更有可能是人們看輕了事情。

心理學研究有種名為「樂觀偏見」的概念,產生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人們在評價自己時會傾向於樂觀一點,因此就算聽聞過「AI跟人類爭飯碗」,也易有認為那是「其他行業的事,與自己工作無關」的心態。只是,就如《樂透》這故事般,當別的行業或公司在裁員或縮減人手時,人們都以為事不關己,卻要至自己成為受害者時才知為時已晚,早已沒有逆轉狀況的機會。

霍金上述的言論,並不是對人類的未來感絕望,就是提醒所有人,若時代是按如此進程前進的話,便將有很多人會面對未能預料的挑戰。其實,當科技在取代一些職位時,另一邊也在創造更多工種及職位,所以工作機會還是存在的,但要勝任相關工作,卻就不如以往般輕鬆。

與其抱着「持續進修基金如果畀2萬蚊咪去讀吓書囉」的心態學習,不如再積極點,在工作與生活中多接觸科技,見識及吸收新知識,讓自己成為駕御機器,而不是與機器鬥爭的打工仔。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無情,不許你懶,只許你努力,要在未來職場繼續有一番作為,或許都要如霍金般有着不放棄及認真工作的態度才能成事。

【職場未來】AI跟人類爭飯碗? 科企高層:懼怕科技與年紀無關

AI將跟人類爭飯碗?似是危言聳聽,但感到憂慮亦是可理解吧!但對科技控而言,沒什麼比看見科技潛力無限大的今天更興奮,而來自科企Cognizant的Benjamin Pring,絕對是其中一個樂觀份子。

【望子成龍】讀書叻自然有事業運? 過來人:係阿爸阿媽嗰代嘅事

是否學歷背景夠輝煌,事業路的發展亦自有保證?作為Generation X(在1960s – 1980出世)的陳睿潼( Vince)很爽快地說「是的」,但能夠用人生一刻的標準就決定事業以至人生發展的時代,卻經已是一種過去式、past tense、歷史、曾經……

不過話說回來,在已踏入全球化,而且科技不斷創新的今天,新一代還有必要走回屬於爸媽那年代的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