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平均壽命長!研究分析:日本人長壽秘訣全跟「吃」有關

撰文:夏子婷
出版:更新:

【健康/長壽/飲食習慣】遠古時代,人類經已追求長生不老之術,直至現代人類都希望能有健康的體魄,不需被病痛折磨,能長命百歲。早年,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世界衛生統計》指出日本人的平均壽命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在日本每十萬人中就有48人能夠活到百歲。女生們平日都注重健康,不如由內在出發,調節飲食習慣重拾健康。參考一下日本人的飲食法,到底他們為何能夠如此長壽?

2020年7月《歐洲營養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公開了一項有關日本東北大學的研究,當中分析了約9.2萬人所得出的數據,通過8項日本飲食指數(JDI-8)分析出日本人的飲食文化,發現了日本人「常吃的食物」及「不常吃的食物」可能就是他們長壽的秘訣。

【健康/長壽/飲食習慣】通過8項日本飲食指數(JDI-8)分析出日本人的飲食文化。(Getty Image)

另外,日本東北大學食品與分子生物科學副教授Tsuyoshi Tsuduki亦深入研究日本料理中是那一種食物有助長壽。他綜合了過往日本50年的料理,根據1960年、1975年、1990年及2005年的國民飲食習慣而訂立出幾款不同的組合,他們在8個月中先後分配不同年份的組合給老鼠進食,結果發現並不是所有日本料理都有相同效果。

【健康/長壽/飲食習慣】教授Tsuyoshi Tsuduki綜合了過往日本50年的料理,結果發現並不是所有日本料理都有相同效果。(Getty Image)

不過研究得知飲食習慣偏向日本化,死亡風險或患上嚴重疾病的機會率降低14%,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11%,心臟疾病死亡風險亦降低11%。由於日本料理當中相對更少紅肉(牛肉、豬肉),他們都主要進食海草、漬物、黃綠色蔬菜、魚類等等,此等有益健康食物有助於健康長壽。研究人員最後綜合七大點,指出日本人飲食文化,從而成為他們長壽的秘訣。

日本人長壽秘訣 1. 經常進食魚類

相信大家都知道日本有各種各類的海鮮,日本人進食魚類的量每年遞增,甚至超過人均白米的消耗量,比法國人所進食魚超出兩倍。魚類是日本每個家庭餐桌不能缺少的食物,據數據顯示,不足全球人口2%的日本,竟然進食了全球70%的鰻魚,可見日本人多麼喜歡進食魚類。

【健康/長壽/飲食習慣】日本人進食魚類的量每年遞增,竟然進食了全球70%的鰻魚。(photoAC)

日本人長壽秘訣 2. 少吃紅肉(牛肉、豬肉)

世界衛生組織於2015年把紅肉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的2A致癌物,由於紅肉脂肪比例更多,經常進食紅肉不但容易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哈佛大學曾經有研究指出常吃紅肉,冠心病病發率相對高。

【健康/長壽/飲食習慣】世界衛生組織於2015年把紅肉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的2A致癌物。(電影《強運燒肉饌》)

日本人長壽秘訣 3. 常飲用綠茶

綠茶亦是一個代表到日本的食物,每逢到餐廳進食店員都會先獻上一杯熱綠茶。日本人相當喜愛飲用綠茶,2006年在日本曾舉行茶會,一共14,718人同時飲用綠茶,創出同時飲用綠茶人數的健力士世界紀錄。綠茶富有不同的豐富營養,能夠加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

【健康/長壽/飲食習慣】2006年在日本曾舉行茶會,創出同時飲用綠茶人數的健力士世界紀錄。(photoAC)

日本人長壽秘訣 4. 飯量適中

日本人每一餐的份量都會相當適中,儘管菜式有數十道,但每道茶的份量都不會太多,基本上每一餐都能夠進食到少量蔬菜、少量肉量、一碗米飯及一碗麵豉湯。日本人的飯量相比其他國家的人都相對更少,而且日本人進食速度都十分慢,會細嚼慢咽才吞下食物。

【健康/長壽/飲食習慣】日本人每一餐的份量都會相當適中。(photoAC)

日本人長壽秘訣 5. 料理採用不同材料

日本政府為了提倡民眾一天能進食30種食材,因此於1985年制定了健康飲食生活指南,讓民眾每一餐都能夠攝取不同的營養。

【健康/長壽/飲食習慣】日本政府為了提倡民眾一天能進食30種食材。(Getty Image)

日本人長壽秘訣 6. 少油少鹽

日本料理主要偏向進食食物原型或者是簡單烹調,因此食物都普遍少油、少鹽、少調味。此外,日本料理都比較少採用煎炸的烹調方法,多數採用蒸煮、涼拌或熬湯,加上日本人經常進食豆類製品及蔬菜,讓人體吸收了豐富的纖維素、維生素、其他活性物質,減少致癌物於人體產生。

【健康/長壽/飲食習慣】日本料理主要偏向進食食物原形或者是簡單烹調。(photoAC)

日本人長壽秘訣 7. 偏向清淡

日本早於1972及1982年頒行健康法,詳細規定衛生從業者為防治高血壓,是首個國家率先界定進食鹽量的健康範圍。不但讓國民吃鹽量逐年降低,更有效控制高血壓,而且高血壓發病人數亦大幅減少。

【健康/長壽/飲食習慣】日本是首個國家率先界定進食鹽量的健康範圍。(photo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