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機中心一向予人「反叛」的印象,覺得是壞份子聚集的地方。然而香港其實有兒童機舖,小童也能享受打機的樂趣。除了有年輕人和上班族去機舖消遣減壓,也有不少長者來玩角子老虎機,消磨時間。每位到機舖的顧客都有不同目的,而不同種類的機舖,總能滿足各人要求。機舖日趨多元化,由太鼓機到釣魚機、射擊遊戲到賭博遊戲,打機總能讓人遠離一下現實,一嘗現實達不到的夢想。
這位女士化好妝,穿得漂亮的,靜靜地坐在釣魚機前。不少長者會花長時間在機舖打發時間。好些來玩老虎機的長者都不發一言。(餘俊亮攝) 機舖裏跑馬機的角落彷彿是男人的角落,馬對於男人,實在難以理解為何比女人更吸引。(餘俊亮攝) 近年興起新一種名為「洗衣機」音樂遊戲,不少玩家會戴上手套遊玩。(資料圖片) 跳舞機是長期受歡迎的遊戲機,不論是少女或是男士都愛玩。(餘俊亮攝) 全香港現在只剩下5家兒童機舖,由1993年至今,每年至少有23間機舖結業。兒童機舖中有16格音樂街機、太鼓機、賽車機等。青少年要年滿16歲才能進入成人機舖。(餘俊亮攝) 一位在兒童機舖的小孩坐在賽車機上玩PokemonGo,雙重打機,大概有雙重滿足。(餘俊亮攝) 機舖日趨多元化,有不同種類的遊戲機,滿足客人的需要。(餘俊亮攝) 玩到累了,可以坐在一旁睡一睡。但機舖非常嘈吵,可以睡著的人都一定十分疲倦了。(餘俊亮攝) 電子輪盤的燈光璨爛,看著有種夢幻的感覺。(餘俊亮攝) 機舖的七旬員工阿天每天下午5時上班,直到凌晨2時下班,中間只有半小時晚飯時間,他多選擇在店內吃飯盒。(餘俊亮攝) 用代幣玩的紅色小筲箕,如果反蓋放在遊戲機上,原來代表有人在玩那一部機。穿紅衣的,是86歲的西關小姐,她每天都有不同的穿著配搭,也喜歡聽到機舖的朋友贊她漂亮。(餘俊亮攝) 投入在遊戲世界,可以試一下現實不存在的角色,但亦可與身旁的玩家互相挑戰。(餘俊亮攝) 「機舖」原來在不經不覺艱經歷了大變身,搖身一變,成為不同人都能找到樂趣的地方。(餘俊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