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紅色的城台、毛澤東的畫像、飄揚的中國五星紅旗。三十年,在些事情改變了,有些東西依舊,天安門廣場是見證歷史的地方。心懷理想主義的學生現已離開了天安門廣場,取而代之是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在變得富有的新時代中國裏,愉快地參觀、打卡,追求着截然不同的理想。攝影:法新社圖片編輯:蘇煒然
2019年4月8日,天安門武警在廣場站崗。(法新社) 此為合併圖片。上圖:1989年6月2日,學生和市民聚集在天安門廣場,又豎立起民主女神像。下圖:2019年5月18日,遊客在天安門廣場遊覽。(Catherine Henriette, Greg Baker/法新社) 2019年4月1日,在升旗禮當中,前來參觀的學生敬禮、唱國歌。(法新社) 此為合併圖片。上圖:1989年5月29日,學生和市民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下圖:2019年5月18日,遊客在天安門廣場遊覽。(Greg Baker, Toshio Sakai/法新社) 2019年4月9日,一輛美食車向天安門廣場的遊客提供餐飲小食。(法新社) 此為合併圖片。上圖:1989年5月21日,學生在廣場上休息睡覺。下圖:2019年5月18日,天安門廣場的遊客坐下來休息。(Naochiro Kimura, Greg Baker/法新社) 2019年4月8日,天安門武警在廣場站崗;遠方燈柱可以見到安裝了多個監控鏡頭。(法新社) 此為合併圖片。上圖:1989年5月14日,學生和市民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下圖:2019年5月18日,遊客在天安門廣場遊覽。(Catherine Henriette, Greg Baker/法新社) 2019年4月1日,天安門武警正在觀察廣場上的人群。(法新社) 此為合併圖片。上圖:1989年6月6日,解放軍駐守在廣場外的長安街。下圖:2019年5月29日,長安街上,車來車往。(Greg Baker, Manny Ceneta/法新社) 2019年4月1日,入夜後,燈光照射在天安門城樓的國徽上。(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