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SEN兒疫下焦慮 語言及行為負面 媽媽爆煲前帶兒子曬太陽
8歲男孩踩滑板車穿梭在屋邨公園,媽媽在背後看顧,神情輕鬆。惟數日前,母子之間劍拔弩張,SEN(特殊教育需要學童)兒子更曾向媽媽吐口水,「我覺得佢心入邊有好多焦慮同好多不安,佢唔識去表達出嚟」,疫情嚴峻,相關新聞令兒子憂慮,陳太(化名)一直不敢讓他外出「放電」,網課期間母兼師職,一場困獸鬥激發矛盾,趁着陽光普照的一日,決定帶兒子落公園曬太陽,走出陰霾,她坦言抗疫疲勞:「我呢幾日都帶小朋友去公園玩,如果唔係我真係癲喇!」
陳太一家三口住在公屋,丈夫於食肆任職,她則為全職家庭主婦,8歲兒子是一名SEN學童,目前就讀主流小學二年級。疫初爆發時,兒子就讀K3下學期,正是打好基礎的關鍵時刻,惟至今日兒子在面授及網課的輪迴間匆匆而過。陳太指,SEN小朋友習慣既定模式,需要較長時間適應新環境,「係等於佢從來未返過學咁樣,將佢嘅學習生活已經打亂晒,要佢重新適應,對於佢哋來講係辛苦嘅」。
陳太表示,兒子上網課專注度低,學習效果差,他不時拉動視窗或探究同學在做甚麼,「越上就越差,佢哋對住個mon同電子產品太耐。」為此,她上午要陪同兒子上網課,其間趁非主科時間煮飯、做家務,下午輔導功課時從頭教起。「佢就好似冇上堂咁,當你輔導佢功課嗰刻,你係好勞氣,咁你會鬧佢㗎嘛,佢肯定又唔開心,咁咪大家互相角力。」她指,面授期間,兒子返學即是她的私人時間,可以做家務、運動,釋放負面情緒,網課時除了睡眠時間,「10幾個鐘對住佢,其實係增加咗大家嘅磨擦。」
近來兒子粗言穢語及負面行為增加,例如有一日她捧出一碗熱湯,兒子卻對他說「你信唔信我打瀉你碗湯」,又曾經她太累午睡時,兒子她面部吐口水。「其實我係好恐懼,我覺得佢唔係跩,係佢心入邊有好多焦慮同好多不安,佢唔識去表達出嚟,先有呢個行為。」她指,新聞報道疫情的負面消息,例如兒童確診及死亡,加上身邊亦有人確診,都令兒子感到焦慮。加上自上月25日單日新增個案破萬宗,面對兒子的聲聲外出哀求,她亦只能拒絕。疫情未見緩和,情緒長期壓抑,她既感辛苦,亦感擔心,「而家我已經忍唔住、頂唔順,我哋嘅情緒好似已經到頂,我唔想有咩唔開心嘅事發生。」
她曾接受過管教SEN子女的課程,令她理解兒子被罵會不開心,反省自己對兒子變得挑剔,包容力及忍耐力亦下降,「我盡量自己都去克制」。陳太作為兒子最親近及信任的人,長時間的困獸鬥,她擔心「我同佢嘅關係只會越演越烈」,倘兒子不再信任她,更難接觸外面的世界。
上周單日確診逾兩萬人,陳太外出買餸時,見陽光普照,決定帶兒子到公園「曬太陽,吸收維他命D」,兒子驚喜萬分,二人一連數日到屋邨公園走動、拉筋、踩滑板車,「出嚟唞吓氣都心情好啲。佢哋(SEN學童)真係有太多嘅能量冇得釋放,佢釋放咗佢啲能量,佢個人又會好啲,心情舒服啲,佢好啲我咪好囉,其實佢唔好我都唔好,大家都難受。」
她不諱言兒子天生比人弱,網課效果差及復課後考試,她亦倍感壓力,「我哋唔係期待佢要學到晒、考試幾多分,我哋期望係唔好同人差咁遠,真係好卑微㗎咋」,但現時卑微的期望亦放低,一心先處理情緒壓力,做家長只想兒子「佢健康、佢開心、有進步,我哋已經好知足,唔會咁過分要求。」
疫情嚴峻期間,學校、NGO非政府組織針對SEN學童的專注力、社交能力等訓練亦暫停,「其實對於佢哋來講原地踏步已經係退步,但我發現佢唔只係原地踏步,直情退步」,她不坦言兒子的專注力比K3更差,「讀S位(特殊幼兒中心)嗰啲仲慘,等兩年讀一年,你係滿心喜歡,覺得全面支援、全面訓練」,目前均成泡影。
她預計疫情後要長時間再補救兒子退步的情況。NGO相關訓練課程需要抽籤,而私家言語治療的一次收費逾千,基層難以負擔。她希望疫情緩和後,NGO可以增加學額,而她有感政府一直在SEN學童及照顧者的支援不足,現時更不敢抱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