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政見不同遭網絡欺凌逾7個月 14歲男童再遭同校19歲師兄打傷

疑政見不同遭網絡欺凌逾7個月 14歲男童再遭同校19歲師兄打傷
撰文:凌逸德
出版:更新:

警方稱,黃大仙警署昨日(6月29日)接獲報案,指於黃大仙區一所中學,一名14歲男童,於過去7個多月懷疑因政見問題被網絡欺凌,包括於網上社交平台被人身攻擊丶侮辱。此外,該男童昨日在其中學外,被3名男子帶到附近公園以手襲擊及出言恐嚇。黃大仙警區刑事調查隊經調查後,今日(6月30日)在黃大仙拘捕一名19歲男子,涉嫌「普通襲擊」及「刑事恐嚇」。據悉,被捕男子為該名14歲男童的同校師兄,正調查其餘2名涉案疑人下落。

警方又稱,一直密切留意校園欺凌及暴力事件,於各警區的學校聯絡主任,亦與學界保持密切聯繫,適時採取相應行動,遏止校園欺凌事件蔓延。警方亦重申,網上世界並非無法可依,很多適用於現實世界的法例亦適用於網上世界。警方亦鼓勵市民,多加留意子女,遇到欺凌事件時及早求助。

近3年學校處理約1140宗校園欺凌 教育局接35宗求助舉報

撰文:孔繁栩
出版:更新:

本港不時爆出校園欺凌事件,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24日)出席立法會會議時指出,當局對校園欺凌採取「零容忍」態度,過去三年,每年平均有380宗,即約1,140宗,另教育局已處理35宗求助、投訴及舉報個案。就網路欺凌,她強調一旦涉及刑事罪行,例如恐嚇或勒索,會由警方跟進調查。

蔡若蓮稱仍在物色副局長人選,希望對方熟悉教育,且有政府工作的經驗。(羅君豪攝)

蔡若蓮在立法會回應議員提問時表示,根據教育局數字,過去三個學年,學校處理涉及校園欺凌的學生個案數目平均每年大約380宗,如屬較嚴重的事件,學校須通知教育局,若涉及虐兒或違法,學校應諮詢社會福利署或即時報警求助。教育局由2020至2022年,接獲校園欺凌的求助、投訴及舉報個案共35宗,已嚴肅跟進處理。

網路欺凌如涉刑事由警方調查

她指,警務處透過各警區的學校聯絡主任與學校、家長、非政府機構等持份者,與青少年緊密聯絡,於各區舉行防罪講座及多元化青少年活動,致力防止青少年犯罪,提高守法意識,在2022年,警務處的學校聯絡主任探訪中小學超過10,700次,並舉辦超過1,400次學校講座。

就網路欺凌,蔡若蓮表示,根據香港現行法例,大部份在現實世界用以防止罪行的法例,均適用於網路世界。任何欺凌活動,無論是發生在網上與否,如果涉及刑事罪行,均受有關法例規管,如刑事恐嚇或勒索,警方會對涉及刑事罪行的欺凌事件作出跟進調查。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關注訓導主任反欺凌意識,蔡若蓮指出,教育局為中小學教師提供102小時訓輔證書課程、為訓輔主任另外安排48小時進修,現時每所公營中小學校平均有20%老師完成有證書課程,在2021/22學年有2,100人次參加,當局會研究是否要硬性規定參與。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