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立會選舉延期一年 社會應善用冷靜期
上周五(7月31日),特首林鄭月娥宣布,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嚴重,令選舉籌備工作難以順利推進,加上數十萬計境外選民恐無法回港投票,為了令選舉公平舉行,決定運用《緊急法》將原定於9月6日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推遲一年,並將提請人大常委會「決定」如何處理立法會未來一年的「真空期」。選舉押後一整年,難免會引起法律和政治爭議。若然情況許可,我們認為立法會選舉應如期舉行,讓市民行使投票權。然而,從公共衞生角度和選舉公平性而言,疫情如此嚴峻、不確定性如此高,謹慎推遲選舉是可以理解的。既然政府已作出選擇,中央政府亦表明支持押後選舉,香港社會便應善用這一年尋找「反守為攻」的可能,化不理想的遭遇為機遇。
香港正受第三波疫情侵襲,嚴重程度明顯高於此前兩波,而且未見受控迹象,最近兩周每日確診人數均過百,病毒源頭亦尚待追蹤研究。本來,香港在爆發第二波疫情後平靜了兩個多月,如今病毒重新肆虐,說明社會不容鬆懈。在此局面下,政府決定推遲選舉,有其道理。有人指出,可以在疫情平伏後便恢復選舉,無必要一下子推遲一年。然而,選舉工程和立法會的運作都需要一定時間作規劃,難以像「下周是否在家工作」這些防疫措施那樣每一、兩星期改動一次。
在政治猜忌攻訐頻繁的現實下,推遲立法會選舉一年,難免令人覺得政府或有政治計算,也有人指摘建制派因害怕大敗而逼使政府押後選舉,還有觀點認為中央在爭取時間「清算」抗爭派。然而,林鄭月娥在記者會提到疫情帶來的一些影響選舉公正性因素—疫情防控措施令候選人無法進行競選活動、市民特別是年長選民可能因疫情不敢出門投票、長居外地的選民因入境檢疫控制無法回港投票等,也都是事實。
換個角度看,如果抗爭派認為選民真心實意支持自己,為什麼憂心一年之後會失去這些支持?香港社會經歷了反修例示威,尚未完全從政治躁動中平靜下來,新近實施的《港區國安法》帶來新的震撼,大家仍未有時間沉澱了解《港區國安法》及在中美大角力下整個國際局勢的變化對香港有何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投票,到底是理智先行,還是情緒主導,實在毋須多言。
須知道民主政治的優劣,並非單純取決於投票那一刻的考慮。民主還要求選民理解複雜的社會議題,作充分的討論及考慮。有時候,過分地將精力集中於投票的形式,反而忘記了真正重要的理性討論,結果是暴露了選舉制度的弱點。英國脫歐派無所不用其極誇大脫歐的好處,訴諸排外和疑歐情緒,民眾因而情緒化地投票,不少人在公布結果後立即表示後悔。特朗普在2016年之所以當選美國總統,同樣因為成功煽動選民的不滿情緒,而他上台後奉行民粹路線,推出眾多不合理的政策,卻沒有解決社會問題,反令美國逐步喪失國際信譽;新冠疫情更是徹底撕開其「皇帝新衣」,但代價是失去逾15萬人的性命。
挑戰底線盡現虛妄 回歸初心理性問政
反修例風波對香港的衝擊是史無前例的,但未嘗不是一次當頭棒喝。它足以證明,政治爭論無法離開「一國兩制」的基本框架,中央政府也不存在被要脅就範的可能性,超越政治紅線必然會遭遇強勢的反擊,得不償失。過去一年發生的諸多事件都蘊藏着深刻的教訓。試想想,自「佔中」以來,諸如「港獨」、邊緣衝突策略和要脅政治,甚至訴諸美英等西方國家幫助港人對抗中央的天真想法,到底為香港帶來了什麼改變?有些政客自我宣傳為讓香港人「覺醒」了,這種鴕鳥思維難以掩蓋他們的政治賭博一敗塗地的實情。繼續沉醉於這些虛妄的政治幻想中,只會讓香港沉淪於毫無意義的政爭遊戲中。虛妄的政治抗爭根本無法解決問題,只會讓社會失焦,錯過改革的良機。
在政府宣布押後立法會選舉前,最少有12名泛民參選人遭DQ,包括一些現任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政府清楚畫出五條紅線,對於擺明車馬把議會視作政治對抗舞台的抗爭派而言,這個結果可謂「求仁得仁」;對傳統民主派,尤其是有多名參選人被DQ的公民黨來說,這卻是一次心靈叩問—究竟是要回歸理性從政初心,繼續爭取在議會裏推動社會改革,還是隨波逐流地被進一步帶向沒有出路的抗爭歧途。這次DQ未必代表一年後不能再報名參選,但如果選擇繼續在議會工作,便要決心與「攬炒」及「勇武」割席,不再踐踏政治紅線,尤其要尊重「一國兩制」的根本原則。
否決抗爭派參選人並不等同香港不再需要政治爭論、不再需要選舉。事實上,香港很多事情急需改革,必須在議會中詳細磋商。只是社會一直被不切實際的政治想像騎劫,如「倒錢落海」般將精力浪費在無謂的政治爭拗上,任由真正重要且需要解決的問題「永續」下去。過去,社會精英和中產代表受英美自由主義思潮影響,錯誤認為「港人富足,有更崇高的追求」,對社會大多數人承受的經濟不公平視若無睹;如今在疫情和中美角力夾擊下,這種不公不義的醜陋一面完全暴露於人前,他們還有「閒情」在那裏高談闊論嗎?
一些原本安逸的人可能突然面對失業的打擊,遑論首當其衝的弱勢基層,他們欠缺自保的能力,被放無薪假,「手停口停」,甚至一度因為食肆暫停堂食而要在路邊用膳。港人應該明白,香港的經濟和社會結構並不如一些人所講的那樣牢固,而經濟和民生分配才是真正影響每個港人生活的基石。香港的產業和分配結構扭曲,亟須進行改革;香港的貧富懸殊源於政府未能改革既得利益結構,公共政策從來不對題,這些在以往都被政治爭吵蓋過,卻實實在在左右港人的日常生活與福祉。總結成一個簡單的問題就是,到底我們是花精力繼續水中撈月般妄想「港獨」、推動民粹和無意義的抗爭,還是聚焦改善民生,讓港人安居樂業?
把握時機凝聚共識 調整方向厲行改革
選舉推遲一年,「話長唔長,話短唔短」。說一年很長,但不可能解決香港眾多深層次結構矛盾;說這一年很短,卻足以調整方向、啟動改革,重新凝聚社會共識,嚴厲督促政府承擔責任,切實將市民求變之心轉化為改革動力,推動各種措施。
一年的時間可以有多少意義,取決於社會主觀上要做什麼,從政者尤其不可荒廢光陰。輿論嘲笑推遲選舉乃政府報答建制派的「不離不棄」,但如果建制政黨繼續不思進取,不提出足以說服人心的改革藍圖,一年後即使選民冷靜下來,也不見得會投票給他們,甚至可能流失更多支持者。同樣,民主派在這一年內,是否能放下虛妄的抗爭路線,回到「一國兩制」的大框架內推動改革,證明自己除了叫囂漂亮的口號、尾隨抗爭派煽動的群眾情緒,更具備改變社會的想像和韜略?
至於特區政府,相信許多市民如今對其不再抱有期望,如果一眾高官在未來一年未能證明自己真的覺醒,不僅會在明年9月再看到市民用選票表態,社會民情亦恐再度惡化,新的動盪隨時一觸即發。
讓我們大膽想像,如果有100萬人上街或衝擊政府總部,爭取的是改革房屋與退休保障政策,而不是「港獨」和「五大訴求」,中央政府又是否可以用《港區國安法》應對?或者到時候被清算的是尸位素餐的官員和公務員。林鄭月娥與一眾高官別無他選,只能夠痛定思痛,回應社會求變心切的呼聲,大力推動改革;如果繼續充當既得利益群體的保護傘,無論用任何藉口都只會繼續受討伐,甚至在激進政治中被消滅。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8月3日出版的第225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
你亦可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