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區選亢奮過後 一些反思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區議會選舉在反修例運動陰霾下順利舉行,過程中沒有出現暴力,令人欣喜。一如所料,今次選舉氣氛極其濃厚,投票率達71.2%創歷史新高,多達294萬名選民投下神聖一票,但更令人矚目的是選舉結果——泛民陣營囊括452個議席中的385席,重演2003年大勝的歷史;建制派則慘遭滑鐵盧,由原先擁有292席大跌至59席,其中全港最大政黨民建聯由117席銳減至21席。

由於持續五個多月的反修例風波仍未平息,這次選舉無可避免充滿政治色彩。許多選民希望運用選票,就政府管治不善、警方執法過於暴力等問題表態,泛民主派和建制派則各自把投票包裝成「反政府」與「反暴力」公投。《香港01》認為,上述操作難言理性,因為這只會令區議會被持續政治化,從而忽略其民生屬性。

但無論如何,選舉結果塵埃落定,市民確實將選舉當作公投,結果是反政府的民意較強。各界必須在這個基礎上認清現實,思考如何幫助香港重新出發。對泛民來說,他們應該善用議席優勢,好好推動區政,參與香港的改革,證明自己並非只有口號,否則下次又會被人用選票趕走;建制派應汲取教訓,不應盲目為政府保駕護航,而是應該挺直腰骨,鞭策當局推動實質改革,為公平正義發聲;作為管治問題始作俑者的政府更應該痛定思痛,重新提出所有工作規劃,否則香港只會在管治困局中繼續蹉跎。

是次區議會選舉投票率高達七成,成歷年之冠。(羅君豪攝)

某程度上,雖然各界早就有預測,認為選情會對政府和建制派不利,但今次區選結果的勝負差距依然令人吃驚。在投票前兩星期,中大、理大發生嚴重衝突,大學附近的交通要衝吐露港公路、紅磡隧道被堵塞,加上有「藍絲」市民被火焚身,以及有清潔工遭磚頭擊斃,不少人認為這些暴力場面可能會抵銷反修例運動聚集的「民氣」,為建制派選情「止血」。但選舉結果顯示,主流民意確實對政府非常不滿,不少人甚至把暴力升級歸咎於政府,導致建制派選情進一步受到拖累。

從各國很多案例可見,選舉結果肯定會受到當時社會氣氛影響,選民難免在情緒牽制而作出投票抉擇,香港當然不例外。影響今次區選結果的因素是複雜的,但反修例運動和暴力衝突確實動員了一大批過往不太積極的選民出來投票。事實上,全港多個票站大排長龍,許多選民須輪候逾一小時才能順利投票,這個情況在香港過往多次選舉中沒有出現。

建制派第一大黨民建聯交代區選選情。(羅君豪攝)

當建制派沒有腰骨 政府就會有恃無恐

對於建制派慘敗,主流說法是選民對政府心存怨氣,但由於欠缺機制懲罰政府,因此所有怨氣都發洩在建制派身上。這個說法不無道理,卻忽略了建制派自身的問題。民建聯、工聯會等長期扎根社區,理應對民情了然於胸,加上擁有執政聯盟這一身份,它們本可善用自身的政治能量及社會資源,主動出謀獻策,促成政府大刀闊斧推動社會改革。可惜,許多建制政客自甘墮落,忘記了其責任在於促進下情上達、監察施政成效,反而一味充當政治附庸,致使愚昧的政府高官有恃無恐,以為「數夠票」便可魯莽闖關。

建制派的無能為力,與他們身處的政治環境有很大關係,除了配合政府施政,他們還要與中聯辦打交道。建制派這次大敗的觸發點是反修例運動。《逃犯條例》修訂之初,即使中聯辦與香港社會民情脫節,建制派依舊盲從其指示,漠視市民對修例的合理憂慮,一味為政府護航,間接導致本來旨在完善跨境司法公義的好事,淪為社會抗爭的導火線。

最終,建制派不得不「拱手讓出」全港18個區議會中17個的控制權,僅靠當然議席保住離島區議會控制權,多名建制焦點人物如新民黨陳家珮、工聯會麥美娟、陸頌雄均無法連任,為其所屬政團欠缺腰骨、一味對政府決策盲目背書或聽從中聯辦的要求而付出代價。即使是立場相對務實、主張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實政圓桌召集人田北辰,也在這次「反政府」浪潮中折戟,喪失區議會議席。

2003年「七一大遊行」後,時任民建聯主席曾鈺成曾說:「本想與政府榮辱與共,可惜有辱無榮。」他的意思是建制派支持政府沒有什麼好處,反而經常因政府施政失誤而承受後果。某程度上,這確是事實。

(羅國輝攝)

其實,民建聯和工聯會不乏真誠服務社會的有心人,只是他們欠缺衝破桎梏的勇氣和決心,結果只能放棄獨立思考,自我矮化為中聯辦操縱的「投票機器」。我們認為,建制派在這次「民意海嘯」中雖然大敗,但還有41%選票作為「基本盤」,只要深刻反思,推動自身革新,擺脫唯唯諾諾的作風,在具體政策上秉持己見,未來仍然大有可為。

對泛民主派而言,至少到目前為止,區選勝利尚沒沖昏他們的頭腦,值得一讚,但我們希望他們拿捏好區議會的定位和作用。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坦言,今次選舉有很多「抗議票」,票投泛民的選民實際上未必真心支持泛民的政策。因此,與其說「泛民大勝」,倒不如說「建制大敗」。在未來,假如泛民獨沽一味,只繼續高喊「自由民主」等空頭口號,忽視地區民生工作,無法用同等注意力推動社會改革,恐怕會浪費今次強大的民意授權。看看「長毛」梁國雄在有如海嘯般的政治聲浪裏依然贏不到議席就可以知道,選民並非看不見自欺欺人的政治把戲。

早在上期社論中,我們便指出民生工作的重要性。2003年,泛民乘着「七一遊行」的氣勢,在年底區議會選舉中「贏到開巷」。當時泛民派出226人參選,結果取得151席,當選率近67%;其中民主黨派出120人參選,95人當選,當選率高達79%。

何君堯敗選,有市民去到美樂花園何君堯辦事處門外開香檳 ,倒啤酒慶祝。(曾梓洋攝)

相比之下,建制派龍頭民建聯同屆共派出206人參選,只有62人當選,當選率僅三成。然而,泛民在該屆選舉後並未滿足於選民的切身需要,忽略了民生工作,因而在2007、2011年、2015年區選中接連失利;相比之下,建制派卻在地區努力耕耘,投放大量資源於社區工作,逐步重獲選民支持。

泛民今次大勝,肯定不是因為地區工作扎實,而是源於選民矢志向政府「復仇」,要不然,一些欠缺選區工作經驗的候選人,怎能高票擊敗在原區任職多年的區議員?胡志偉所說的「抗議票」,應該讓勝選的議員引以為戒。未來四年,他們不能只講「五大訴求」、「光復香港」,必須切實在地區服務上做出成績,鞏固選民對他們的支持度。不然,泛民可能重蹈2003年後被建制派「翻盤」的覆轍。

對政府來說,雖然在早前的《施政報告》中提出諸如覓地建屋等措施,但根本不足以回應市民訴求,必須重新規劃所有工作。反修例運動演變成暴力騷亂,政府當然要盡快平息,方法可以是盡快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整場運動的來龍去脈和是非功過,讓各界在弄清真相的前提下達致和解,協助香港重新出發。政府亦可在制止暴力後研究成立一個類似廉政公署般擁有實權的獨立機構,監督警察執法行為,藉以加強市民信心,重建警民互信。

反修例運動演變成暴力示威,政府當然要盡快平息,方法可以是盡快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資料圖片/路透社)

與此同時,政府不應耽誤社會經濟政策與社會民生。長期以來,港府一直無法擺脫源自英治時代的「大市場、小政府」思維,把自身責任「外判」,怠政懶政。我們期望在反修例運動、特別是區議會選舉後,社會能夠盡快形成改革共識。事實上,香港擁有不少可以推動改革的「家底」,例如我們擁有龐大的財政儲備,足以推動社會民生改革,我們在法治、金融、專業服務等領域仍然領先於新加坡、上海等競爭對手,更不用說我們有許多受過高等教育、具國際視野和專業素質的市民。

區議會選舉結果反映民心思變,這是任何人都不應漠視的,但是如何回應卻大有學問。建制派此番遭逢敗績,教訓是不應充當政治附庸,而是該善用執政聯盟成員的身份,促成政府推動改革;泛民今次借助「民氣」而大勝,地區實力大增,未來應該積極處理好民生議題,證明他們有能力參與香港的改革,不要沉醉於意識形態鬥爭,玩政治遊戲。至於政府,它本來就擁有行政主導優勢,更應當思考如何務實回應社會問題,特別是要果敢承擔起推行改革的責任。如果各大持份者繼續失職失責,更大規模的動亂或許還會發生。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1月26日出版的第190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

您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