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林鄭解蝸居民困 須「好打得」非「好講得」
對於劏房問題不斷惡化、樓價不斷飆升,與其說普羅大眾對這些數字感到驚訝,更貼切的可能是,市民早已對此感到沮喪、無助,甚至有一種哀莫大於心死的無力感。因為過去十多年來,本港的房屋政策一直走了歪路、錯路,但無論問題如何顯而易見、無論社會大眾如何吶喊,歷屆政府的官僚甚至領導層,對此都仍當局者迷,又或是如裝睡的人一樣,怎樣叫也叫不醒。
2002年,是本港房屋政策步入歧途的一個關鍵時間點,當時香港經濟受到亞洲金融風暴、科網泡沫爆破、911事件等連環衝擊,樓價泡沫亦徹底爆破,時任特首董建華在成功連任後,便部署一系列的刺激樓市措施,而其中一招重招,就是2002年11月推出的樓市「孫九招」。時任的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宣布取消定期賣地、停建居屋、叫停兩鐵(地鐵和九鐵)住宅項目等九項措施,更曾放風指政府打算有朝一日將公屋數量封頂,而這一系列措施的背後理念,就是要將房屋問題全面市場化,由私人市場操控住屋供應。
而這套思維,一直影響歷屆政府,無論是2004年全面推行的「勾地」制度,將土地供應話事權拱手相讓予地產商;以至曾蔭權上任後多番拒絕復建居屋和恢復定期賣地,以免「干預」自由市場;及至「房屋特首」梁振英上任後,將土地資源優先供應給私人發展商,如2017至2018年度的賣地表現,預計將供應可建2.43萬私人住宅單位的土地,遠超原先1.8萬的目標,惟資助房屋的建屋進度卻嚴重滯後,十年建屋計劃仍欠至少4.3萬個單位的用地,在在顯示政府的房屋政策市場化取向。
「自由市場」無法調節安居需要
由此可見,造成當前房屋困局的,不是個別特首的決策失誤造成,而是因為由董建華、曾蔭權,到梁振英,都天真地將市民的安居需要,放手給所謂的「自由市場」調節,卻忘記了「自由市場」本來就沒有責任保障每個市民都安居樂業。而以「自由市場」的名義包裝政府在房屋政策上的放任無為,無異於將700多萬市民最基本的安居需要,置於洶湧的資本洪流之中。
其所造成的客觀結果,就是當前的住屋問題困局:一邊廂,在政府向私人住宅市場優先供應土地之下,私人住宅未來三至四年的潛在供應雖達到9.7萬伙的天量,但在利率水平仍然偏低、游資仍極度泛濫之下,私人住宅樓價仍如坐火箭般飆升。
自從「孫九招」之後,本港工資中位數上升了大約六成,政府差估署的樓價指數卻累升超過四倍、租金指數升了近一點四倍,因追不上樓價、租金升幅,而買不起樓、租不起樓的市民亦愈來愈多;另一邊廂,由於大量市民特別是基層,無法購買或租住私人住宅,更多人湧向了資助房屋,惟資助房屋需求長期被忽視,等不到上樓的市民只能無奈地蝸居劏房,而且劏房租金在「自由市場」之下也不斷水漲船高,導致基層市民愈住愈細、愈住愈差。根據統計處的數據,對比2014年和2016年,劏房的月租中位數由3,800元升至4,500元,兩年間升了18.4%;劏房戶人均居住面積卻由61.8平方呎跌至56.5平方呎,這些數字背後,都是市民特別是草根階層對蝸居困局的無聲吶喊。
面對香港當前的住屋困境,若說官員完全無心裝載,也未必公允。如運房局局長陳帆早前表示,對於目前的覓地建屋進度感到「羞愧」,而曾在上屆政府任發展局局長、現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稱,對未能滿足資助房屋的土地需求感到慚愧。這些高官的言論,無論只是純粹擺擺姿態也好,還是心感歉疚的肺腑之言也罷,關鍵都不是他們說了什麼動聽的話,而是這個政府是否願意真心誠意面對問題,拿出政治決心認錯改錯。
覓地縱難 卻非無計可施
不過現時看來,對於政府解決住屋問題的積極性,相信不少市民都未感樂觀。林鄭月娥在上任後隨即提出進行全社會的「土地大辯論」,並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以檢視和評估各種增加土地供應的選項。但小組的實際工作進度似乎處處碰壁,例如在討論新界棕地問題時,有人認為棕地並不代表可馬上發展的閒置土地,不少在棕地作業的物流、倉儲業有存在價值,又指棕地業權分散、整合困難;至於動用《收回土地條例》徵收由地產商所持有的農地,又指存在被司法覆核的風險;若要取消丁屋制度騰出土地,不但面對鄉紳勢力的反對,更可能涉及《基本法》對保障原居民權益的憲制問題。此外,如移山填海、舊區重建、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增加發展密度等,種種覓地建議都遇上各式各樣的阻力,令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工作顯得裹足難前。
相信市民不是不理解覓地到底有多困難,但不代表市民要繼續容忍蝸居苦況不斷惡化的現實。而且覓地縱然事事皆難,政府並不是毫無其他切實可行的選擇。事實上,香港早已有一幅擺在眼前、短期內可供應用的大片土地,就是佔地170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用地。
相比其他覓地選項,將粉嶺高爾夫球場用地改作建屋,可說是短期內最合理的選項。這幅土地的大業主本來就是香港政府,不涉及如棕地般的複雜業權或拆遷問題;而且政府批出的租約,列明只要12個月前發出通知便可收回土地,加上此地本來亦將在2020年8月租約期滿,政府要回收於法有據;由於高球場環境早已人工化,保育方面的顧慮也較少,平整土地的技術困難也不高。按照民主黨早前的研究,若根據政府的規劃標準,這幅土地可建設一個容納35萬人的市鎮,有助大大改善現時公屋申請大排長龍、劏房居民不斷增加的情況。
延伸閱讀:【01周報社論】港府覓地「大辯論」 議而要決 決而要行
或許會有人認為,回收高球場建屋是一種「鬥地主」的思維,但本質上,富人揮桿作樂和普羅大眾的安居需要,其實可以和平共處;而高球場從發展高球運動的角度,以及作為商界的社交場合,亦確實有其存在價值。只要政府在回收粉嶺高球場用地的同時,覓地讓球會搬遷重置,高球場和建屋之間的矛盾,自然迎刃而解。例如預留作香港迪士尼樂園第二期發展的60公頃土地,到2025年前都沒有計劃發展,這幅土地正好在未來一段時間安置高球會,待日後迪士尼啟動擴建,政府可將球會遷往填海得來的新土地,在土地自然沉降成實土的期間,富人亦可繼續享受高球之樂。
因此,覓地雖然並不容易,但也絕非無計可施,關鍵是特首林鄭月娥仍繼續徒嘆覓地這難、那難,還是拿出政治決心作出改革。林鄭月娥說過,她年輕時也曾居於板間房,她亦應該好好想想,如今看似繁華璀璨的香港,仍有接近四萬名兒童居於劏房,居住環境比她當年還要惡劣。假如林鄭月娥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好打得」,而不是光說不練的「好講得」,就把粉嶺高球場回收回來,讓市民見識一下一個有為政治領袖的膽識與擔當吧!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月29日(星期一)出版的第97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延伸閱讀:【01周報社論】能否解決兩大硬傷 「首置上車盤」受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