筲箕灣中醫處方未標示西藥成份藥膏 市面未有售 55人報稱中招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筲箕灣中醫懷疑處方未標示西藥成份的藥膏,引起兩名六個月大濕疹男嬰皮膚變白。衞生署指,截至今日下午(22日)五時,已收到55人報稱使用有關藥膏後,疑似出現副作用,呼籲出現相關病徵的市民盡快求醫診治。另外,署方經調查後表示,有關藥膏暫未在市面購得,亦會將個案轉介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考慮作紀律處分。

衞生署方經調查後表示,有關藥膏暫未在市面購得,亦會將個案轉介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考慮作紀律處分。(資料圖片)

涉事的中醫為駐診筲箕灣金華街42號地下的註冊中醫彭惠明。衞生署昨日公佈,其處方的啡灰色藥膏,未有標籤含西藥成份,令兩名六個月大濕疹男嬰出現色素變化,皮膚變白,幸目前情況穩定。不過,藥膏被驗出含有第1部毒藥「丙酸氯倍他索」及「咪康唑」藥物,前者可引致圓臉及肌肉萎縮等病徵; 後者可致皮膚搔癢、刺激性及過敏反應等副作用。

衞生署早前接獲投訴,嬰兒使用註冊中醫彭惠明處方沒有標籤的啡灰色藥膏治療濕疹後,出現色素變化而皮膚變白。(衞生署提供)

衞生署今晚公布,截至下午五時,署方熱線已接獲102宗查詢,其中55人報稱使用上述中醫處方藥膏治療濕疹後,出現懷疑副作用,已呼籲出現相關病徵的市民盡快求醫診治。

衞生署發言人指,仍在調查事件,暫沒有證據顯示有關藥膏可從市面購得,初步顯示,只由中醫彭惠明處方給病人治理。衞生署已要求彭惠明聯絡病人進行醫學監察,聯同醫院管理局加強監測懷疑個案,亦會將個案轉介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考慮作紀律處分。

發言人又建議,濕疹病人應多加護理皮膚,經常使用合適的護膚產品滋潤皮膚;切勿胡亂用藥、自行購買藥物或使用他人的藥品。若用藥後出現皮膚紅腫或水泡,應立即停用及告知醫護人員。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