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只承認錯認2種雀鳥 覺不影響環評結論 無需重新撰寫報告
由土木工程拓展署聘請專業顧問團隊進行生態基線調查,並由漁農自然護理署和環境保護署審閲研究結果的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環評報告正諮詢公眾。香港觀鳥會質疑環評中的生態影響評估錯認多種雀鳥物種,包括澤鷸、小濱鷸、林鷸、長趾濱鷸和鳳頭鷹,在評估中的照片和雀鳥的正確物種名稱都不符,觀鳥會認為在錯認雀鳥物種下做的環評,或會低估新田科技城等發展對研究地域(后海灣濕地)的生態影響。
環保署今(23日)表示已向土拓署了解和跟進事件,環保署發言人承認土拓署顧問團隊因編輯問題,錯把澤鷸及小濱鷸的名稱標示配上不符的照片,土拓署會之後補交修正的附件。但土拓署的顧問團隊否認有認錯鳳頭鷹,堅稱團隊相當確認記錄到的物種確實為鳳頭鷹。至於觀鳥會提及的林鷸、長趾濱鷸,署方則未有回應有否錯認。
觀鳥會指錯認5種雀鳥 或低估發展對生態及物種的影響
環保署表示,今次環評報告的生態基線調查共記錄了152種鳥類,當中68種是重要保護物種。觀鳥會指出在報告附件中,「林鷸」的相片下被標註為「澤鷸」;「長趾濱鷸」的相片下則被標註為「小濱鷸」;而被標註為「鳳頭鷹」的相片畫質有模糊,觀鳥會相信相中的是鷹屬的其他小型猛禽,並非「鳳頭鷹」。
觀鳥會對上述的圖文不符感到詫異,因后海灣濕地已是大灣區僅存最完整的沿海濕地系統,而雀鳥更是后海灣濕地保育的重要物種同指標,有助評估潛在環境因素對濕地系統的影響。觀鳥會雖不能確認研究團隊究竟是「打錯字」還是「認錯雀」,但如果是後者,研究顧問或沒有認真對待環評研究,低估新田地域的發展對生態環境及各種生物的影響,有損環評作為一份專業且有法定效力的報告可信度。
環保署:編輯出錯 調亂2種雀名稱和照片
漁護署和環保署就觀鳥會的諮詢,重新審閱有關調查結果及檢視相關資料後,確認調查報告中記錄的雀鳥的而且確包括觀鳥會指出的澤鷸、小濱鷸、林鷸和長趾濱鷸,共4個物種。而當中澤鷸及小濱鷸,研究團隊在整理報告時,出現編輯問題,錯把澤鷸及小濱鷸的名稱標示配置不相符的圖片。此外,團隊確信記錄到的鳥類物種為鳳頭鷹,而非其他雀鳥。
環保署:錯誤内容不影響評估結果和結論 無需重新撰寫環評
土拓署會在修正附件後,重新提交環保署。就以上諮詢,土拓署需在一周内向環保署提交報告,解釋事件原因和跟進工作。惟環保署根據《技術備忘錄》,認為修訂内容並不影響環評所作的有效程度、整體結果和結論,故不要求土拓署重新提交新的環評報告。
環保署强調法定的環評程序是專業、客觀和公開的,《環境影響評估條例》清楚列明環評的原則、程序、指引、規定和準則,而環保署及漁護署在審批環評報告時,受條例規管,必須考慮公眾及環諮會的意見後,才可批准土拓署提交的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環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