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80後青年踩單車闖珠峰 追夢且為長者籌款 途經接近天堂之路
夢想的份量有多重?它或許只屬個人意願,但5名熱愛騎單車的80後,卻證明追夢也可滲入公益善事。他們組成團隊「Dream Riders」,6月20日搭飛機出發到四川成都,然後騎單車經西藏到位於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藉此為老人服務籌款,尤其是認知障礙症的患者,預計全程為期40日。
他們又希望鼓勵年輕人追夢,「買樓並非唯一價值,可能有其他更有意義的事值得我們去追求。」
因單車而結下不解緣
全長3000公里的單車之行絕不簡單,其間跨越19座超過海拔4000米的高山,更要經過中國十大險峻山路之一的「怒江七十二拐」,而最險要的莫過於是「最接近天堂的路」,即從西藏拉薩登上珠峰大本營的一段路,除了崎嶇的泥路、碎石路,更要面對高山反應。很多人會選擇以拉薩為終點,但他們卻決定邁出多一步,「最接近天堂的路,就好比不少長者都正面對生死問題。」
這5位青年有截然不同的背景,卻因單車走在一起,李鑑峰笑言:「我們有dream(夢想),用rider(單車手)的角色實踐。」他現為記憶學院導師,與任職理財顧問的孔志華自中學認識,某次聚會時他忽發奇想,提出想要騎單車到西藏,沒想到孔志華非常支持,於是二人參考孔早前在台灣徒步環島為小兒麻痺症患者籌款的經驗,開始構思如何令這次西藏之行變得更有意義,最後決定為認知障礙症長者籌款。
李孔兩人並邀請大學同學、現為舞台劇演員的石俊傑加入。團隊中還有同樣熱愛單車的工程師李晶,擅於數學的李負責將訓練、路程數據化,令整個計劃更實在。
5人單車隊的唯一女將劉晴而,則機緣巧合下,在健身房初認識這4位「熱血男子」。她笑言初時看到他們如此努力鍛鍊體能,本以為他們準備投考消防員,細問之下深受他們的善行吸引,遂加入行列。劉晴而是前劍擊港隊成員,現為劍擊教練,體能絕不遜色。
新手變健將 盼證追夢也可回饋社會
在高原地區騎單車,難度之高可以想像,但孔志華及劉晴而坦言,自己本來並不擅長騎單車,連上、下斜時「轉波」也不懂,要完成如此高難度的路程,他們花了2至3個月進行密集式的訓練,每周2、3日到不同地方騎單車,其餘時間則到健身室鍛鍊體能。團隊更曾到台灣環島訓練,兩人現時已能輕鬆騎單車上大帽山。
「我們的夢想是到不同的地方騎單車,看不同的風景,認識不同的人。」李鑑峰說,此行除了圓夢,也鼓勵年輕人追夢,「買樓並非唯一價值,可能有其他更有意義的事值得我們去追求,原來追夢也可以幫到其他人。」
嘆港人認知不足 籌款針對教育及預防
團隊中有成員的家人患認知障礙症,因此他們更關注此議題。李鑑峰慨嘆,不少人認為長者沒有價值,寧願捐錢予年輕人,又坦言自己曾見過朋友的家人患認知障礙症後,因不想成為家人負擔而自殺。
現時本港每10名70歲以上的長者,便有一名患認知障礙症,他們是次的行動為保良局及高錕慈善基金籌款,款項將會重點投放於公眾教育及預防措施,如添置器材。保良局中心主任兼職業治療師劉惠倫指出,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短期記憶、專注力、以至長期記憶等也受影響,簡單工具如七巧板及拼圖都能預防或改善問題,而多感官儀器、香薰治療則能改善情緒控制,現時甚至引入了VR虛擬實境技術,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以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單車隊正透過網上眾籌,目標是籌得100萬港元,旅程完成後亦會出書分享經歷,又會與保良局合作,以「忘不了的一個人」為主題,訪問100位老人家,將所有小故事輯錄成另一本書,盼喚起更多人關注認知障礙症。他們又承諾,由於事前聯絡了不少商界組織,已獲得足夠贊助應付開支,因此籌得款項及所有收益將會全數捐出,毋須扣除任何成本。
千里耆跡長途單車籌款計劃網站:https://www.fringebacker.com/zh-tw/event/dream-ri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