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贈|按妻子意願捐6器官救人 丈夫稱雖然傷心但做了好事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大愛恩人秋祭」連續第六年舉行,相關儀式今日(10日)在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大愛恩人」紀念花園,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亦有出席主禮,向器官捐贈者獻花鞠躬致敬。

有器官捐贈者家屬出席,提到與太太早已決定身故捐出器官救人,數年前太太猝逝,在悲傷之際仍按太太遺願,捐出六個器官,救助六名器官衰竭病人,他稱雖然傷心但做了一件好事。秋祭儀式上也有多名器官受贈者分享經歷,並向捐贈者及其家人表達謝意。

+1

香港腎臟基金會暨香港器官捐贈行動組連續六年、與華人永遠墳場管治委員會協辦「大愛恩人秋祭」,今年的秋祭儀式繼續在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大愛恩人」紀念花園舉行。

盧寵茂向器官捐贈者獻花鞠躬致敬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也有出席主禮,並指器官捐贈是大愛表現,不止救助病人,也救助了病人整個家庭。他其後帶領致祭儀式,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健康促進處主任梁耀康、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部(綜合臨床服務)總行政經理曾巧生、香港器官捐贈行動組代表及全體出席人士向器官捐贈者獻花鞠躬致敬。

香港器官捐贈行動組召集人周嘉歡強調,捐贈者及家人的奉獻值得大家去記念,器官捐贈者家屬何健榮提到,與太太早於10多年前已決定身故捐出器官救人,數年前太太進行腦血管瘤支架手術,併發腦出血,腦幹死亡,他雖然傷心,仍按照太太遺願,捐出六個器官,救助六名器官衰竭者。

何健榮認為,捐贈器官是一件好事,所以昔日太太向他提議捐贈器官,他便一口答應,並坐言起行簽了器官捐贈卡。

何健榮說,太太是無名英雄,但失去太太仍是錐心之痛,。(受訪者提供)

何健榮在接受《香港01》訪問時提到,在秋祭上見到一位自小有罕見遺傳病、要每日飲玉米粉水的女生,要等候19年,肝移植後才得以康復,過回正常生活,令他相當感觸,忍不住眼濕濕,「一個小朋友捱咗19年,都係等一個器官,過咗身而又幫到人嘅,何樂而不為呢?」他也直言,中國人傳統要留全屍,但對他及太太而言,救人最重要:「救人,意義大過成個身體。」

捐贈者不想做機械人 丈夫完成心願

他續指,太太當年做的手術沒有成功,術後六日醫生告知他,太太腦幹死亡,「簡單嚟講無咗靈魂。」一家人要在用儀器繼續維持太太的生命、及拔喉之間做決定,何健榮坦言難以決定,「緊係希望太太喺我身邊。」

不過,他也記起太太在在做手術前,曾提及過如有任何不測,不想做機械人:「即係插到周身都係喉。」其他家人也考慮到他太太已無意識,一家人商討後決定拔喉,後來器官捐贈主任來問,大家很快也同意按他太太的意願,安排捐贈器官。

鼓勵喪親者尋求協助

何健榮說,太太是無名英雄,但失去太太仍是錐心之痛,當年他一直覺得太太術後會康復,兩人可同遊北海道,但手術失敗,太太猝逝,一切發生得太突然,令他六神無主,陷入哀傷,直至贐明會的社工來幫忙,陪他走過低谷,「你要更好活在世上,話比太太聽活得更好……要抬高頭,咬牙切齒咁度過。」他也希望藉機鼓勵喪親者,有需要時要找人協助。

這五年來每當想念太太,何健榮都會去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在太太墓前訴說生活中各樣起伏,開心的、抑或不如意的都逐一細說,「經常會去,去到同佢傾下偈,當以前(佢)在世咁,工作上有罐何不順、或者生活上有不順,好似以前咁兩公婆喺度互相鼓勵。」

秋祭儀式中,也有多位器官受贈者分享感受,其中年僅28歲的李柏軒,十年前踢足球期間突然暈倒,心臟驟頓,其後確診肥厚性心肌病,在2019年因新冠肺炎併發了心肌炎,心臟功能迅速衰退,最終心臟衰竭,行路、睡覺都感到困難,終於需要在2022年用上人工心臟,開始排隊等換心︒

他憶述在得悉可以做心臟移植時,驚喜交集,既怕手術失敗,同時為自己有重生機會而高興。他在移植手術後,逐漸康復過來,開始重新做運動,再次踢足球,並準備重返職場。

19歲女患罕見病 靠肝移植過正常生活

19歲的蔡泳莜自小確診罕見遺傳病「肝醣儲積症」一型,一直以來都不能進食糖份及乳製品,為保持正常的血糖,來每天要飲五次玉米粉水,但仍然近乎每兩個月便因乳酸中毒,嘔吐、氣喘而需要入醫院,學習及生活大受影響,直至她成功輪候及完成肝移植,現時才能夠過上正常生活。

今年59歲的霍惠霞,則在14年前前於嚴重弱能兒童院舍工作時感染豬流感,需入住ICU插喉使用呼吸機,肺功能餘下四成,並有支氣管擴張的後遺症,因而提早退休,其後情況每況愈下,直至5年前換肺,才重拾正常生活,可以照顧家人,她更先後參加草地滾球、法式滾球國際賽奪金又奪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