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演唱會|業界指臨時安全措施成本增逾兩成 冀政府分擔費用

撰文:陳葆琳
出版:更新:

MIRROR去年其中一場演唱會發生巨型屏幕墜下的意外,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擬為轄下場地的舞台工程分為四級,要求最高規格類別的工程,需交由獨立第三方審核。演出業協會主席許冰心指,業界按政府要求做足臨時安全措施之後,成本增加超過兩成,並指從經濟效益而言,加票價是其中一個分擔成本的例子。她希望政府考慮執行上的困難,為業界提供經濟援助。

▼2022年7月28日,MIRROR演場會第四場發生嚴重事故▼

政府擬於今年第四季修訂「租用條款」,加強規管舞台安全。演出業協會主席許冰心接受無綫電視節目《講清講楚》訪問表示,目前業界正努力配合政府要求的臨時安全措施,包括提供吊掛承重、物料認證資料,以及聘請專業工程師進行舞台測試和提交機械裝置的安全報告。她說,因為配合措施令舉辦演唱會的成本增加,由於需要更多籌備日子,表演場次可能因而減少。

她說,目前政府「加碼」、即已經尋找專業人士認證之後,仍要找來第三方再認證同行的專業人士,做法有少許矛盾:「如果再喺我哋搭棚嘅時候,再做多次測試,咁樣我哋究竟要幾多日先至可以搭建完成,幾時先可以如期去舉行我哋原定嘅場次呢?」許冰心認為,政府應考慮分擔相關費用,支援業界處理。

演出業界副主席許冰心(中)。(資料圖片 /梁鵬威攝)

她又指,很多製作人及主辦單位,為了確保舞台效果,普遍會犧牲一些座位,加建鞏固工程,令成本增加,但收入減少,「經濟效益上,加票價係其中一個例子。」許冰心表示,希望政府加強全措施同時,平衡業界生存空間及發展,並且適時地檢討,多聽取多意見,與時並重,「唔係話一刀切,係咁就係咁。」

她又提及,目前加強措施,同時影響外國歌手來港舉行演唱會,他們舉行巡迴演唱,每個地方舞台都一致,較少因為某個地方作出調整,憂慮這些安全措施,長期而言對本港經濟效益亦不理想,「業界呢大半年都有遇到,如果對方係可以溝通到,我哋可以當地解決到啲問題,可以做返嘅話,佢哋願意過來。但如果有啲台,都冇辦法有空間調整嘅話,咁可能佢就會放棄香港,就唔嚟我哋到演出。」

▼2022年8月24日,MIRROR演唱會意外跨門會專責小組召開第四次會議▼

+2

許冰心指,很多人會來港看演唱會,演唱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旅遊產品,與現有旅遊景點,如樂園或博物館沒有衝突,反之互相呼應,「日間咪去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或者去睇博覽館,但夜晚嘅時候,其實就可以睇演唱會。」她說,演唱會作為旅遊業其中一環,希望政府可以「睇大啲」,除了工程安全,亦著重整體效益,如果行業可以健康發展,再有資源做加固工作,可以更為「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