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受訪輪椅人士指欠足夠無障礙設施 團體倡加強照顧提升幸福感
本港逐步邁向共融社會,但有調查發現,逾5成半受訪輪椅使用者認為出行不方便,因為社會上的無障礙設施不足夠。負責調查的團體亦發現,觀塘區只有一成具有無障礙設計的店舖。
經緯青年商會提倡推出「友善對待輪椅使用者」標誌,提升輪椅人士的幸福感及店舖形象;亦建議店舖員工加強照顧入店輪椅人士的培訓。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朱敏健亦提出,平機會有計劃資助機構建設通用設施。
多於一半輪椅使用者認為無障礙設施不足
經緯青年商會今(25日)發表『「友」你「椅」靠』問卷,於5月至6月就輪椅使用者出行在軟件及硬件所到的困難訪問200位輪椅使用者(包括傷殘人士、長者) ,同時亦以觀塘區作實地考察,了解有多少店鋪是無障礙暢通易達。
結果發現有五成半輪椅使用者認為無障礙設施不足夠,亦有近一半受訪輪椅使用者感到出行不便,令他們產生出行顧慮。
受訪輪椅人士指出三大原因導致出行有憂慮,當中八成指出「沒有足夠的無障礙設施」;七成認為會勞煩他人;亦有三成認為「沒有他人支援或協助」。
輪椅人士出行有憂慮 店舖無障礙設施不足
問卷亦指出91.7%受訪者表示,店舖員工在照顧輪椅使用者的認知不足。經緯青年商會實地考察結果發現,觀塘區只有一成店舖設有無障礙設施,同時只有一成連鎖店舖有無障礙設計。商會表示,有關連鎖商店應作為牽頭羊,推動不同的店舖設置無障礙設置。
商會兩大建議 增加友善標誌及員工培訓
商會倡議推出「友善對待輪椅使用者」標誌,涵蓋無障礙設施及員工友善對待,令論椅人士容易識別相關店舖,增加出行意慾,超過八成受訪者同意此建議有助提升輪椅人士的幸福感及店舖形象;亦有九成人士認同加強店舖員工照顧入店輪椅人士的培訓,可以增強員工的敏感度和同理心,以及處理技巧,促進社會的共融。
香港的無障礙設施增加 唯大眾仍對輪椅人士存誤解
本身亦是輪椅使用者的香港傷健協會傷健學院項目幹事伍振熾指,10年前不是每架巴士都設有無障礙設施,要靠「撞彩」,有時更會「日曬雨淋」;10年後,每架巴士都設有無障礙設施,硬件上,無障礙設施確實有所增加。
他續指,有時候,在服裝店會擔心不夠空間,輪椅人士弄髒店舖內的衣服。他反映,外界認為輪椅人士「論盡」,需要更多空間,例如在食店內,店員會因認為店舖的空間不足,而要他到另一間食店用膳,但伍認為該店舖其實是有足夠空間的,並指這些情況「經常發生」。
平機會助建通用設施
平機會主席朱敏健指,平機會現時有計劃資助提出通用設計概念的機構,建設通用設計,資助額最高可達15萬。
立法會鄧家彪議員指,會向立法會提議案,幫助輪椅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