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症:或許潛意識可以換算出三十九公斤?
「三十九公斤的我是最有自信的。我覺得這個體重的我是最漂亮的,每當我的朋友知道我又瘦了幾磅也總是會投放羨慕的目光。」阿姿說。但這個神奇數字——「三十九」,是從何而來的呢?
撰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何晉興醫生
阿姿今年十七歲,是一位正在準備文憑試的中六女學生。媽媽在阿姿小時候對她很嚴格,對她的學業和興趣班的表現要求很高;爸爸則對阿姿沒甚麼要求,只希望她開心、健康就好。而每當阿姿分享她的煩惱時,爸爸總會分享他的人生大道理,鼓勵阿姿大事化小,維持正面積極。
遺憾的是,阿姿的媽媽在她七歲的時候因乳癌復發而離世。雖然現在沒有人會再督促她的學業,但她在心中也希望媽媽在天之靈能感到安慰,希望在別人面前事事都能做足一百分,因而給了自己很大的壓力。
阿姿在媽媽離世的時候也表現得特別堅強。她記得當時的自己強忍着眼淚,也很少跟爸爸提起媽媽,因為她覺得爸爸也一直都在「忍」。正當阿姿處於哀傷期時,剛巧又跟小學的同學們鬧翻,被杯葛在外。自此,她就對其他人給予自己的評價份外敏感。
阿姿是一位厭食症的患者。厭食症病人往往對肥胖有極端的恐懼,希望能夠保持身形纖瘦,並透過節食、令自己嘔吐、過量的運動甚至服用藥物去減重。身高一米五七的阿姿,原本的體重是四十八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是十九。雖然她理想的體重是三十九公斤,但她入院時的體重已經低至三十四公斤。不僅身體乏力、肝功能失調,月經也停了一段時間。她說:「我覺得自己已經失控了。現在的我太瘦了,我看見鏡子中的自己也不太滿意。但我很恐懼,我怕吃了一口就會失控,然後又再吃更多。」
「為甚麼妳的目標是三十九公斤,而不是三十八或者四十公斤呢?」我好奇地問道。阿姿想了好一陣子,也給不出一個明確的解釋。
厭食症的病人就像一顆洋蔥一樣。要真正了解每一個病人患上厭食症的原因,便要從多方面入手,包括自身價值觀、性格、家庭背景、成長經歷、人際關係、病人對自身和他人的看法以及期望等等。對厭食症患者的了解愈多,就愈能夠了解他們在建立自尊心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從而明白為何控制體重變成了他們的重要成就——為的是要得到一種獨立自主的感覺。
在了解阿姿這個個案的時候,阿姿有提到一位她最親近的朋友——阿婷。阿婷是她的中學同學,也是學校舞蹈隊隊友。阿姿形容阿婷比自己受歡迎、外型更討好,也是舞蹈隊的主舞。阿婷對自己的身材也有要求,還經常跟阿姿分享減肥心得;有時候也會摸着阿姿的手臂和肚子說她有贅肉,常常鼓勵阿姿減肥。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試過在不知不覺間模仿起身邊的人說話方式、神情動作?除了言語動作之外,也許我們的價值觀、重視的事和話題也會受到身邊的人影響。於是我問阿姿:「那妳覺得跟阿婷的友誼怎麼樣?妳覺得妳們的關係平等嗎?」
「其實,我覺得我有一點嫉妒阿婷。」阿姿深思後低聲說道。原來有時候阿姿聽到阿婷對她外觀的評價,心裏會有很大的壓力。雖然她在成績等其他方面都是比阿婷優勝的,但往往就是有一種自己被比下去的感覺。
「那妳知道阿婷體重是多少公斤嗎?」
「公斤我就不知道,但是她好像說過是八十……八十六多磅吧。」
「等一等。」我馬上拿出手機來換算。按了鍵盤幾下,我看見手機顯示:三十九公斤。我恍然大悟,看著阿姿的眼神,阿姿也仿佛明白了些甚麼。
透過認知行為治療、Maudsley成人神經厭食症治療(MANTRA)等心理治療,厭食症的病人能更了解構成自身厭食症的個人與環境因素。透過發掘自己的長處、價值觀和自我形象,以及嘗試放眼於飲食以外的生活範疇,再加上家人的參與和藥物的輔助,患者就有機會擺脫厭食症的困擾,走出一條比以往更健康幸福的人生道路。
《香港01》「01醫務所」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合作,隔一個星期二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筆下心澄】。
「澄」即是把水靜放,讓水中物沉澱,然後變得清澈。願你靜心細味每一篇小故事,見微知著,明白自己及別人的內心,把事與情看得更透澈。看得清楚,懂得珍惜,願此專欄能安撫你情緒的波瀾,享受歲月靜好。更希望你把這份體會和你關心的人分享,好讓美好人生的路上多一個夥伴。
故事細節經修改以保障病人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