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停電|還原事發經過拆解出錯原因 源於14年前切電纜未封實口
港燈上月19日供電系統發生故障,導致港島多區出現約一小時電力中斷,今(15日)向機電署提交報告。港燈輸配電科總經理葉崇泰重組當日案發經過,指工程師當日手持能源系統電路圖進行調試及操作開關,惟其未有留意到現場電纜的標示,加上沒有覆檢機制,終致意外發生。
港燈營運董事鄭祖瀛表示,此事非工程師單一的責任。據了解,港燈14年前為數碼港275千伏電力開關站的網絡之時,轉為後備之用的涉事電纜,被切斷連接之後進行的「封口」不是一個正式的絕緣安排,亦即當時後備電纜電路仍與氣體絕緣開關設備(GIS)相連接。工程師時至今年4月進行15至20年才會進行一次的維修工作,逐一為電路網絡通電導致「三相接地」之後,才揭露後備電纜與GIS沒有完全隔離,從而釀成意外。
港島多區於上月19日凌晨電壓驟降,多幢大廈、交通燈及街燈電力中斷,歷時48分鐘。港燈早前調查時已確認,事發原因是數碼港電力開關站駁錯後備電纜而導致故障,惟其原因仍然未明。在事發後一個月,港燈終向機電署提交報告,並在下午召開記者會交代事發經過。
港燈輸配電科總經理葉崇泰重組事件時指,當時數碼港電力開關站要進行維修工程,當中程序包括須打開開關,由於屬於275千伏高電壓裝置,須抽走絕緣氣體及檢查內部部件等,故需用上能源系統電路圖,惟電路圖沒有清楚顯示已接駁至後備電纜。
他補充,雖然現場相關電纜有標示為「SPARE」、即「後備」的字眼提醒,惟現場標示沒有表明相關電纜已連接至開關設備。涉事現場工程師有按程序檢視現場情況,惟開關設備下放有一個防火箱,「所以成個過程中睇唔到有電纜連接開機。」此外,由於港燈現行沒有指引要進行覆查機制,故完成整個翻新工序後亦沒有覆檢,即沒有其他工程師監督,終致事故發生。
▼ 4月19日 港島多區停電情況 ▼
港燈營運董事鄭祖瀛強調,港燈並非在這次事件前完全無得悉後備電纜,因現場及其他的電路圖圖紙都有標示到,惜工程師可能因為「就手」只依靠能源系統電路圖,而無留意有其他圖紙有標示該後備電纜,「佢睇唔到,我相信係警覺性問題,唔係話做錯啲咩。」不過,他亦指,涉事工程師現時已調職至後勤部門 (support department),待其恢復信心,並通過評估後,才重返原有崗位。
如果無電纜駁住,唔應該有𠵱個防火箱,即係話佢無去懷疑,佢去懷疑時但無求證,利用返佢以前嘅經驗去做依件事。
鄭祖瀛補充,今次事件非單一責任,若現場及電路圖圖紙有明確標示,或可免此事故發生,「咁就唔使花好大嘅努力去求證𠵱個電纜係咪存在。」被問到當時未有在能源系統電路圖標示是否屬錯誤決定,他則指,當時的決定是因為此後備電纜平時不會用,故認為不用在能源管理圖上出現,加上當時想法以為現場看一定不會遺漏,「今次事件發現去到現場睇,都會察覺不到電纜嘅存在,依個先係最大問題。」
至於為何當時未有將電纜與電力開關站分離,他則相信當時判斷是基於當時情況,因當時正在改造電網,如分駁電纜或有風險,加上若有大事故發生,亦可快速駁回電纜恢復現狀,「唔會將責任全放喺前人身上,我哋做理層都有責任確保系統管理正常。」但鄭祖瀛被問及這個問題是否遲早會發生,他直指「我都唔識答」,並表示「只要有一個同事講出嚟,我哋都已經可以改善到」。
根據港燈向外公布,2009年改變數碼港275千伏電力開關站的電路網絡之時,四組電纜原本接駁堅尼地道電力開關站及田灣電力開關站,其中兩組電纜轉為接駁馬師道電力開關站,另外兩組電纜則作為後備,留待系統擴建之用,一頭接駁數碼港電力開關站,另外一頭則「斬斷」,並作出「全密封封口」。
▼ 4月20日 港燈晚上10時會見傳媒講解電力故障初步調查結果 ▼
據了解,兩組電纜作為後備之用,日後有需要可伸延至其他開關站,或者於電力開關站出現故障的時候,通過兩組電纜駁電進行緊急維修。不過,由於當時港燈為兩組電纜切口之後再進行的「封口」,並非一個正式的絕緣安排,形容是「斬斷後一路冇郁」,所以相關設備需待15至20年進行一次的翻新工程,即直至事故當天,方會被發現仍然與氣體絕緣開關設備(GIS)連接,一旦通電,則會發生短路事故。
據知,工程師整個調試過程之中不需要接駁相關電纜,只需要嘗試通電。他更換損耗零件之後再次裝嵌,為確保能夠正常通電,所以進行調試,工程師首先為有用電纜啟動開關,再逐一為其他電路網絡嘗試通電,其中相連接的後備電纜已與GIS接駁,繼而一同通電,導致今次意外發生。雖然港燈目前已即時將後備電纜與氣體絕緣開關設備(GIS)短暫分離,但仍要向供應商購買設備完全隔開兩者,故此預計今年7月方能完成相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