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教師下班狂收訊息感困擾 教聯要求教局訂立「離線權」

撰文:何敬淘
出版:更新:

即時通訊軟件究竟令生活方便,抑或做成困擾?教聯會的調查發現,教師在下班後要接收、處理與工作有關的Whatsapp及Facebook訊息的情況相當普遍,有6成受訪者指因接收過多訊息而感到困擾。教聯會認為,教育局應制訂指引,讓教師享有「離線權」,下班後可以不用回覆即時訊息或電郵。

教聯會認為,教育局應制訂指引,讓教師享有「離線權」。左起:教聯會副主席王潤強、副主席王惠成、理事胡家偉。(受訪者提供)

智能電話在手,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以不同的方式與人聯絡,不少家長和學生也會以即時通訊軟件與教師聯繫。教聯會就於今年1月進行調查,在兩周內共收到逾500位中小學教師回應。調查發現,近乎所有教師使用即時通訊軟件與同儕溝通,會透過通訊軟件與家長及學生聯絡的也有60%。

有受訪者因狂收訊息而失眠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對即時通訊軟件的評價不一,逾7成教師認同能夠即時發佈消息,提升效率,但超過6成教師分別反映影響私人生活及增加工作壓力,因接收過多訊息而感到困擾。有受訪者在開放題中反映下班後仍不斷收到訊息,令他精神緊張及失眠。

教聯會認為,教師在下班後仍不斷接收訊息,變相令教師沒有下班時間。副主席王惠成表示,教育局應制訂指引,讓教師享有「離線權」,下班後可以不用回覆即時訊息或電郵。他又呼籲家長及學生盡量減少向老師發放不必要的訊息,而學校應制訂老師使用即時通訊軟件與學生及家長聯繫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