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行人改善措施5年成效低 司馬文:不應只是建天橋帶人搭港鐵

撰文:甄挺良
出版:更新:

政府近年提倡要改善香港行人路,更在施政報告引入「香港好.易行」計劃,希望提升各區行人設施,做到「行得爽」。計劃落實起來又會如何?其實九龍東自2012年起已經試行類似計劃,其經驗值得借鏡。
熟悉空間規劃的創建香港創辦人司馬文認為,從初步觀察,政府口中的改善措施往往只是「建天橋」,「將人流帶至港鐵」,作用有限。除了「硬件」上的改造之外,他認為「軟件」配合,如控制區內車流,更加重要。從觀塘區的例子,不難看到政府在後者方面的不濟,導致行人長期在馬路上。

司馬文認為,政府進行的行人改善措施的確對路面情況有改善,但成效不彰。(倫星揚攝)

觀塘區行人路人多路窄,加上區內違例泊車黑點,星羅棋布的道路網,整天猶如露天停車場,私家車肆意停泊,貨車則隨便在路旁上落貨。行人穿插其中,又怎能「行得爽」?「易行九龍東」計劃自2012年開始,希望透過擴闊路面、加設行人過路處等措施,改善區內行人暢達度,整項計劃預料耗資逾3,000萬元。下列三個地點是已經完工的「短期措施」,無疑可稍微改善現時情況,但觀塘的行人路整體而言仍然非常擠塞。

巧明街近開源道,擴闊行人過路處等候區

左:工程後,倫星揚攝/右:工程前,起動九龍東網頁

巧明街/駿業街交界,加設行人燈號

左:工程後,倫星揚攝/右:工程前,起動九龍東網頁

開源道近觀塘廣場,加設行人燈號

左:工程後,倫星揚攝/右:工程前,起動九龍東網頁

記者採訪當日,發現巧明街開源道交界,裝修棚架、垃圾桶、水樽陣阻路,行人路面空間嚴重受阻。(倫星揚攝)

軟件硬件兼施提升易行度

司馬文認為政府的計劃原意自然是好,部分改善措施,如擴闊行人過馬路的等候處,的確可以提升道路安全;但就對改善整個區域的易行度的影響輕微。他表示,走在街上就可發現最影響行人的,其實是街上不同的商業活動,例如違例泊車、工人寧願佔用路面分貨、裝修雜物霸路等,加上政府無力有效打擊,導致問題持續惡化。

其中在巧明街開源道交界的街角發現,在只有幾米闊的路面空間上,已分別被大廈裝修及隨處亂放的大水樽霸了空間,行人近乎要單線排隊前行。

司馬文分析指,「這是觀塘轉型期間面臨的規劃問題」(transitional problem),「讓這麼多商業活動湧入觀塘前,是否有想過道路是否承受到?政府是否有執法?談『易行度』除了硬件,亦不能忽視這些因素」。

政府窒礙交通接駁 司馬文:只懂帶人坐港鐵

另一項經常被政府忽略的「軟件」就是各項交通工具之間的連接,做得好的話,可令人流疏導得更有效率,但在香港的情況,往往就只是「將人帶到港鐵站」。司馬文舉例指,依賴港鐵令觀塘人流聚集在某幾條街道,最後塞上加塞。「例如是否可以善用觀塘海濱,讓更多人使用船隻往來?」他反問道。現場所見,觀塘海濱長廊有不少本來讓小艇定位用的柱躉,亦被政府以膠片「封鎖」,失去作用,市民亦不能在海旁上落。司馬文認為種種措施均顯示,政府根本沒有考慮善用不同資源,疏導人流。

觀塘海濱沿岸有不少柱躉,但僅作「裝飾」用途,全部被加上膠板,不能使用。(倫星揚攝)

空間有限 擴闊行人路可能要等20年

另外,司馬文又提到真正能顯著改善行人路的「易行道」的改動,離不開廣闊路面面積,在觀塘區這大廈林立的地區卻極難做到,「要等大廈重建,可能要20多年,才能將道路稍微廣闊」。至於期間政府能做的,就只能從小型工程著手,或鼓勵市民使用後巷,但這些措施對提升整體易行度的作用,非常有限,「路面地方不夠,有了地方(讓人行),才能一步步考慮輪椅人士、或是其他特別群體的行人體驗」。

至於該區區議員、民建聯顏汶羽就認為,「易行九龍東」的工程只是小修小補,在未能疏導人流的條件下,根本難以令該區易行道大幅提升。他表示要「治本」,首先要在區內興建行人天橋網絡,避免人車爭路的的情況繼續發生。

展望本港其他地區的「香港好.易行」計劃,司馬文重申「易行」其實重要的是做好「網絡」,讓市民可靈活、舒適地在路面行走。「政府一談到提升易行度,只會興建天橋,接駁港鐵站,就當作『搞掂』。(I've done my job.)」司馬文希望政府可以從規劃方面著手,一區區檢視是否可透過交通、泊車、執法等「軟件」開始,做到真正的改善社區易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