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士20年|專家光環不再?許樹昌堅信抗疫基於科學:新冠時機唔好
二十年前沙士來襲,冠狀病毒殺傷力震懾港人,不少港人不想記起也未敢忘記;二十年後新型冠狀病毒成風土病,香港在春夏之交終全面復常。歷史重覆發生,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在新冠疫情期間為人熟悉,而早在20年前沙士一役,他已在威院拯救生命,治療不同沙士病人,多年來都是杏林之光。
不過,新冠疫情時專家們屢被挑戰,專家提出的建議有時更批評為「維穩」,但許樹昌堅信抗疫建議都建基於科學、有理有節,有責任向市民傳遞正確的資訊:「新冠嚟嘅時候唔太理想。」
(「從沙士走到新冠」系列之五)
2003年沙士病毒殺入醫院,威院8A內科病房爆發,令港人、甚至醫護人心惶惶。當時作為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副教授,許樹昌是首批面對沙士爆發的醫護之一。二十年過去,他當年那記憶仍歷歷在目,甚至連事發的日期仍然記得一清二楚。
他憶述,當時威院8A及8B同事相繼倒下,時任內科部門主管沈祖堯決定在二樓設臨時診所了解同事病情:「嗰晚我仲記得食完叉燒飯,七點幾、八點幾就落去二樓嘅臨時診所。」
許樹昌當時負責觀看所有同事的X光肺片,發現40多個同事中有23名醫護都有肺炎,呈報予時任威院行政總監馮康後,決定在急症室的觀察病房作為第一個沙士病房,許樹昌亦因而成為了第一個病房的主診醫生。
他常言,當時對抗沙士是在「黑暗中打仗」,面對同事相繼例下,認識病毒及治療同事成為了當時最主要的任務:「當時都不係花太多時間去驚,因為都唔識去驚。」
有幅歷史檔案,喺依間醫院嘅二樓,有班出院的醫護人員見傳媒,我當時就喺隔離望住。......都替佢哋開心,因為佢哋比我哋困咗三個禮拜,我喺佢哋身上學到病毒點樣演變。
二十年過去再遊威院,當時的8A及8B 病房已改成8H及8K病房照顧外科病人,二樓的臨時病房亦由當時的會議室改為醫院同事的辦公室,許樹昌亦由當時的前線醫生成為了今日的政府專家顧問。
沙士時期在鎂光燈後默默付出,到二十年後今日成為政府專家顧問,走在鏡頭前向市民提供公共衞生建議,同時亦因為相關角色而受到有市民的批評。對於角色及時代的轉變,許樹昌認為,角色改變很正常:「你唔可以下下霸住前線,始終都要比後一輩知道點樣處理,之後再有新疫症就全靠佢地喇。」
他同意沙士時期角色較簡單,只須入場打仗,而行政的事情則就交由其他同事負責,而新冠疫情則要處理不少行政的工作,如須與政府官員開會就最新疫情給意見。過往政府不少嚴苛的防疫措施受盡批評,專家亦難以避免受到辱罵。
被問到不少醫學意見備受質疑會否因而感到灰心,他表示,市民不時有誤會專家有分參與制定政策,而事實上專家的角色只是給意見,但同意新冠肺爆發的時機不太好,因爆疫之前不久香港是社會事件,令市民對於政府的建議卻步,從而令一些以科學為本的建議未有得到認同:「其實好多建議世衞都係咁呼籲。」
沙士二十周年之際,香港正式告別新冠病毒陰霾,特首李家超早前表明不會為疫情作檢討,那現時的防疫措施是否足以應令疫情呢?許樹昌表示,相信醫管局及衞生署會就疫情進行檢討,思考現時的隔離設備及檢測量是否會足以應付大型爆發,至於防疫措施上,亦不應只跟隨沙士時期取用圍堵措施:「唔係圍堵一定會成功,圍堵只係早期一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