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公眾諮詢今結束 收逾4000份意見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關乎香港未來幾十年發展框架的《2030+》公眾諮詢期今日結束,發展局局長馬紹祥表示,至今已收到超過4,000多份不同形式的意見書,指不少市民對土地發展規劃、大型基建項目和策略增長區的需要、選址、規模和發展模式提出質疑。馬紹祥指,會委託學術研究機構撰寫獨立的意見分析顧問報告,目標在2018年完成整項究。

發展局早前公布《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為香港長遠的土地及基建發展和自然環境保育,提供最新的發展策略,並進行爲期六個月的公衆諮詢。(吳鍾坤攝)

政府在《2030+》中,提出本港長遠需要4,800公頃土地發展,扣除現時已落實發展的3,600公頃,尚欠1,200公頃用地,故未來將重點發展東大嶼都會和新界北,填海700公頃以應付未來的土地需求,應付日後的人口增長。馬紹祥指,在收到的公眾意見中,相當多市民都認同需妥善回應人口及樓宇老化問題,並期望能落實可提升宜居度和生活空間的具體措施;有不少人則希望政府能解決「上樓」、「上車」、租金貴等切身問題,改善市民居住環境;有人特別關心香港如何在空間規劃層面上,創造產業發展機遇,培訓及吸引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不過,亦有市民對土地發展規劃、大型基建項目和策略增長區的需要、選址、規模和發展模式表達關注、疑慮甚至質疑。

【中部水域人工島】限制:目前建議的東大嶼都會填海區,位於交椅洲附近,該處有珊瑚礁生長地,在發展時需要考慮遷移問題;目前交椅洲亦有危險品碇泊處,須考慮重置問題。另由於計劃規模極大,交通、電訊網絡、電力、水等基建設施要由零開始興建,預計需時甚久,成本也會相當高。(資料圖片)

馬紹祥強調,所有意見、公眾參與活動的紀錄、連同相關的媒體資料,會進行詳細分析,並委託學術研究機構撰寫獨立的意見分析顧問報告。當局又指,為協助制定合適的空間框架、發展策略和整體方向,現時及未來會進行「運輸與土地用途評估-可行性研究」、「策略性環境評估」及「可持續發展評估」,透過這些初步技術評估,判斷長遠規劃可能帶來的相關社會、經濟及財務影響。全港發展策略的更新將會在考慮有關評估的結果及公眾意見後定稿,整項《香港2030+》研究目標在2018年完成。

馬紹祥又指,沒有水晶球無法百分百準確預知未來的變化,以及策略規劃帶來的成效,但指2030年距今只有短短十數年,要規劃及提供足夠的土地和空間作為人文、經濟及社會活動的載體,「不會紙上談兵,必須落實執行。」他期望社會可求同存異,制訂一套恰切穩健的發展策略,提升生活質素,令「宜居、具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的願景「可望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