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疫情工作仍有待商榷 強補科技改善防控或成當務之急

撰文:源栢樑 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早前有意見提出就新冠疫情進行調查,有部分政府專家支持作檢討,但亦有意見認為深入調查意義不大,甚至政府表明不同意就應對疫情工作作獨立調查。筆者從事醫療工程界多年,見證本港應對沙士到今次的新冠疫情,深切感受到當城市受到大型傳染病侵襲,疫情傳播之迅速、病毒變種及嚴重程度等根本不可能預測,故應時刻居安思危,持續總結,並以改善為本以應對未來疫症。在工程科技方面可透過大數據去加強醫療或抗疫應對措施等,亦是後疫情時代需深思的課題之一。
撰文:資深工程師及工程師學會前任會長源栢樑

當局早前取消隔離令及限聚令等,港人生活逐漸復常,本港多名政府專家顧問表明有成立委員會檢討疫情的必要。不過,據報道指特首稱不同意對新冠疫情作獨立調查,並指世界各地情況有不同,沒有公認的標準方案,政府亦一直不斷總結經驗,持續檢視疫情。

筆者並非醫療專家,但曾經歷20年前沙士來襲,至近數年為應對新冠肺炎而處理的隔離設施加建及改建等第一身工作體驗,故可在醫療工程方面略作審視。早於2003年沙士時,本港為應對未來病毒傳播及治療病患者,已將當時的約170張隔離病房床增加至後沙士的1,400多張。當年疫情未有持續爆發,市民未有可接種的疫苗,亦沒有出現病毒變種情況,故當刻認為逾千張隔離病房已能應付日後所需,但不論本港或世界各地均難預測十多年後需應對如此嚴峻、未能預期的全球性傳染病大流行。

無可爭辯的是,無人擁有水晶球可預知未來疫情發展,尤其高峰期時,隔離病床需求的殷切更是前所未見。3年多後的今天,疫情終轉趨緩和,各種防疫措施相繼放寬,甚至在可見的將來市民終可脫離戴口罩生活,亦是難以未卜先知。

而已建成的檢疫及隔離設施,隨疫情影響降低,算是完成歷史任務,改建的可回復舊貌,加建的可考慮搬遷及作別的用途,或可清拆設施,將珍貴土地還原作原定或其他用途。有聲音認為建築資源被浪費,但不得不承認是,為應對急升的確診數字,當局無法不大興土木興建臨時設施,否則待疫情嚴峻時才急忙改建、加建,根本是不切實際。

事實上在疫情爆發時,有關部門與持分者及專家門已天天審視疫情發展,並作出調控措施。筆者認為在後疫情時代,當局應首先以此為基礎集中總結,想辦法去整合改善醫療系統及相關設備,為下次疫情做好準備。如以更多新科技去加強追蹤患者的能力、追尋病毒源頭與傳播鏈等蹤跡,作更佳抗疫安排。

筆者早前遠赴愛爾蘭參與工程界國際會議時,與會者亦曾討論如何以創新科技去補足現時抗疫措施。舉例可以智能科技去協助病毒溯源、追蹤和監察工作,包括透過現時覆蓋率甚高的智能手機,收集其相關衛星導航數據,目前的數位更新達「秒級」,可以說已算是能實時協助追蹤患者及密切接觸者,支撐更堅實的通盤抗疫步署工作。

基於這些疫情追蹤資料,國際上是有一套名為「SEIR」為傳染病傳播分析而建立的模型,設一套規律幫助加強防控,但需從總人口規模收集四類人群的數字,包括已感染人群(Infectious)、密切接觸者(Exposed)、及目前健康人士(Susceptible)、感染病毒後因病死亡或成功治癒的人群(Recovered)等數據。若能掌握這些資料,再經運算,可較準確地計算出疫情傳播的速度及流向等;分析亦顯示了隔離措施、社交距離和擴散情況,幫助當局瞭解疫情的量化動態,以用作驗證各措施的有效性,令方方面面的防控工作可更精準有效。

不過,數據收集亦同時衍生不少問題,或是把「雙刃刀」,包括現在時不少人關心的個人資料保護問題。就如以往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推出後,部分市民因對政策缺乏信任、擔心遭人身監控等而拒絕安裝程式。因此,當局在利用科技改善疾病預防及控制工作時,亦需在保障私隱的宣傳工作上多出一分力,才能令抗疫措施在未來疫情可能來襲時更有效執行。

《01醫務所》與資深工程師源栢樑合作,逢周一推出專欄「源途有你」,分享工程與醫療的大小事。

源栢樑一直以推動工程界專業發展為己任,是香港工程師學會前任會長。數十年專業路途,著實值得回憶,亦深信後來者或可從中領會工程專業要點所在。源途有你,就讓大家一起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