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飛機坐走廊位、前坐椅背拉低疫染風險較高 疫後外遊需做足準備

撰文:01醫務所 源栢樑
出版:更新:

新冠疫情影響逐漸遠去,各地市民生活亦漸復常,本港來往世界各地的航班亦日漸頻繁。隨著往來越趨頻密,確診個案亦有所上升,過去曾有研究分析屬一類密閉空間的飛機機艙,其病毒傳播走向和機率,普遍發現乘客位置對感染病毒的機率亦有影響。若有染疫患者同機,坐在接近機艙走廊通道或洗手間位置的乘客接觸到病毒的機會較高,甚至連機位椅背的垂直度亦可能影響病毒傳播,準備外遊人士或需多加留意。
撰文:資深工程師及工程師學會前任會長源栢樑

新冠疫情肆虐3年多後,世界各地的航班往來終於大致回復正常,本港亦越來越多乘飛機到訪日本、韓國及歐美等地旅遊。但不少人仍擔心有機會在機艙上染疫,故在登機前均做好準備,如在機艙內亦全程配戴口罩防疫等,甚至因避免除下口罩而不會在機上進食。

疫情期間曾有專家就飛機機艙內病毒的傳播途徑及走向等進行研究,對市民如何在飛機上防疫或有一定幫助。機艙內的通風系統效能直接影響病毒傳播力,故不少航空公司已選用換氣量較高的系統,如更加裝高效能粒子過濾器去潔浄空氣,減低機艙內傳播機會。

但根據研究所顯示,新冠病毒主要透過三大途徑傳播,包括大型飛沫、氣溶膠及接觸傳播,即使通風系統具效能去處理涉及較細少粒子的氣溶膠傳播,乘客仍有機會透過其他途徑,如近距離的飛沫或接觸到被污染物品,如機位坐椅手柄等表面而受到感染。

研究顯示,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機率視乎多項因素,當中包括乘客位置及坐位設置等。若座位接近通道位置,受感染機會會較坐近窗口位置高,因為接觸到多人流及帶來污染物的機會較高。另有研究發現,若機艙內椅子垂直設置,可成為乘客與乘客之間的前後屏障,乘客間互相感染的機會會減少,但若椅子被拉低傾斜後,病毒傳播有機會會增加。

有硏究更指出一旦有乘客染疫,其同列左右一至兩個座位,或前後一、兩列乘客染病的機會高達90%。至於在機內普通客艙內配戴口罩亦對染病機率有影響,若乘客未有在飛機上戴上口罩,估算整體染病機率平均約為11%,有配戴口罩的乘客其平均受感染比率則跌至3%,若把接種疫苗的作用計算在內,這比率會變得更低。不過,真正數據的搜集及分析並不容易,因涉及飛機設計、染疫者及被傳染者坐位分佈、機艙內乘客流動情況,以至每客位上方的送風開關大少及方向等都會有所不同,均影響染病機會。

現時變種病毒仍有一定傳播風險,即將外遊人士若對這些因素有一定了解,在機艙上亦應考慮做好個人防疫措施,例如可以盡量減少在機艙上走動、進食時避免說話,用餐後亦應隨即戴回口罩,時常保持手部清潔,避免用手接觸或擦眼等,乘客亦應留意坐在周邊的乘客是否出現病徵等。有提議說航空公司亦可騰空洗手間附近的客位,以及盡量把同住家人的乘客們安排坐在一起,防止因如果這全家人均染疫的話,不至引來較大規模的機艙內傳染。

若能多做點防疫功夫,外遊便自然玩得更安心自在,因一旦不幸在異鄉染疫,求醫或有一定困難,亦影響旅遊心情。現時新冠似走向流感化,配戴口罩與否或已成為個人行為操守,或涉及自我保護的考慮。筆者認為,若染疫生病、身體不適者可主動戴上口罩,避免影響他人,身處室內人多及焗促的地方亦可選擇戴上口罩自保。有專家直言,新冠疫情期間,因不少人有戴上口罩,每年流感高峰期的染病數字亦較過去少,故即使疫後持續適時配戴口罩去保護自己及保障他人亦無妨,每人應互相尊重他人戴與不戴口罩的個人選擇。

《01醫務所》與資深工程師源栢樑合作,逢周一推出專欄「源途有你」,分享工程與醫療的大小事。

源栢樑一直以推動工程界專業發展為己任,是香港工程師學會前任會長。數十年專業路途,著實值得回憶,亦深信後來者或可從中領會工程專業要點所在。源途有你,就讓大家一起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