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發高空工作線控機械人 可應用於建築工地 冀達「零意外」

撰文:洪芷菁
出版:更新:

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劉達銘教授帶領的團隊成功研發「外牆高空工作線控機械人」,是首個能模仿工人在外牆抹窗及塗漆工作的機械系統,除有助紓缓近年建造業人手短缺問題外,亦可降低高空工作的風險。機械系統現時安装於中大校園內的一座大樓外牆進行測試,未來可應用於建築地盤,期望達致「零意外目標」。

機械人自主規劃路線可接近人手速度

新研發的線控機械人系統可自主規劃路徑來完成抹窗任務,系統的纜索機械能覆蓋更大的工作空間,機械臂則能靈活做出複雜的動作。另外,系統更可在不規則的表面工作,大大提高其應用性。機械臂移動速度約為每秒0.5米至1米,接近人手速度,但可更長時間地操作,提升效率,另外共有6種力度可供調較。

繩索機械穩固性較吊船高

操作分為兩個階段,先由工人安裝機械設備,再由1至2人負責監察工作進度。劉達銘表示,安裝纜索機械及機械臂需時約「一個上午」,纜索安裝會比吊船稍慢,但不會左右搖晃,因此穩固性較高。他又指,未來會進行更多實驗以提高機械人的運作速度及技巧,並會增加更多功能,例如「智能判斷」以判斷機械的移動方向及檢查玻璃是否乾淨等。

研究項目獲創新及科技基金及俊和建築控股有限公司(「俊和」)資助和支持,研發費用一共約260萬元。俊和已申請專利並待進一步研究後擬於建築工地使用,研發國隊最近更將機械人系統安装於中大校園內的一座大樓外牆進行測試。

劉達銘稱,隨著房屋需求增加及勞動力漸趨老龄化,開發輔助建築施工和楼宇維修的機械人技術將為建築工人、業界,以至社會帶來重大改變。團隊研發的系統可讓工人免於高危環境如懸吊在半空工作,有助減少意外事故發生。

俊和建築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李家粦表示,新系統除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亦減低前線工人於高空工作所承受的風險而有望達致零意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