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9.17|確診回落至8278宗 港開關無期 國際龍舟賽轉泰舉辦
本港今日(17日)新增8278宗新確診,包括129宗輸入,累計2690名確診病人留院,包括292人新入院,56宗危否個案,多16人死亡。年齡由4歲至98歲。新增10間學校因有班級爆發,有個別班級要停課。
污水監測數字顯示,過去一周有下降,9月初污水檢測樣本曾經每一公升人均病毒量,升至每公升50至60萬,過去7日有回穩,略為下跌至40至45萬之間。
醫務衞生局昨晚公布由今日(17日)起修訂對所有12歲或以上來港人士適用的「臨時疫苗通行證」,要求他們至少接種兩劑疫苗,即由內地、澳門及台灣來港人士,都不再享有免打針「優惠」。不過當局表示,在國家聯防聯控框架之下,接種疫苗並非跨省/市/區出行的一般要求,亦沒有要求從香港入境內地的人士必須接種疫苗,因此特區政府未有計劃要求內地來港人士必須接種疫苗,以免窒礙兩地人員正常往來。
昨日疫情總覽:
▼9月17日 楊何蓓茵及麥美娟出席「上門鼓勵長者接種新冠疫苗先導計劃」▼
【19:24】當局公布最新強制檢測公告,65個地點納入強檢,牛池灣峻弦因污水陽性,5座大廈全上榜,其餘納檢測地點,包括:將軍澳蔚藍灣畔 7 座、薄扶林學士臺 3 座、銅鑼灣大坑道 5 號光明臺1 座等。
▼9月17日部份強制大廈▼
【19:17】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今新增8,278宗確診個案,當中8,149宗屬本地個案。衞生署今日更新確診大廈名單,過去7日共10,031幢大廈出現確診個案,總數雖較昨日名單的10,204幢減少,但最新名單上至9月16日仍有新個案呈報或再有個案的大廈多達3,936幢,較昨日名單上有新呈報的3,485幢大廈回升逾450幢。
有新個案大廈中,沙田佔最多,有400幢;其次是元朗區及觀塘區,分別有362幢及325幢。最新名單也涉及不少豪宅和中產住宅,包括鰂魚涌Casa 880、山頂山景花園別墅、西灣河逸濤灣、何文田Dunbar Place、加多利峯等。
▼9月17日 部份確診大廈▼
【19:16】世衛昨日(16日)公布,強烈建議反對使用單株抗體Casirivimab及Imdevimab(即REGEN-COV療法)作治療,因Omicron出現後,相關藥物難以激活體內產生中和抗體。翻查資料,今年二月當時的食物及衞生局回應立法議員提問時曾表示,本港仍然使用相關藥物作治療新冠肺炎的患者。
醫管局回覆查詢時表示,未正面回應是否已停用,指會密切留意疫情的變化、臨床醫療和科研實證的最新發展,適時購入及儲備合適的藥物。
【18:40】食環署與警方於昨日(16日)至今日凌晨繼續加強巡查各區的酒吧/酒館、其他餐飲處所及若干其他處所,向違反防疫規例的處所負責人、員工及顧客採取嚴厲執法行動。期間共向57名酒吧、其他餐飲處所的顧客或員工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以$5000一張計,相關人士共被罰至少$28.5萬,另有4間酒吧被罰停業七日或14日。
【18:19】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向《香港01》確認,自己早前染疫,今日再測試已呈陰性,他說已經一個月沒有返回立法會,也沒見過議辦職員及其他議員。
【17:05】立法會議員陳健波昨日(16日)進行核酸檢測,今日獲通知結果呈初步陽性,目前正按政府指引居家隔離,而他昨日曾在立法會綜合大樓短暫逗留。另一議員黃元山快速檢測結果呈陽性,過去數天已因密切接觸者確診而居家隔離,9月至今沒有返回立法會。
【17:05】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今日(17日)表示,樂見深圳健康驛站名額由增至1,500個,但過境需求仍然很大,期望名額繼續增加,另期望內地改變「7+3」檢疫安排。他又關注到「逆向隔離」名額有限,建議政府考慮於河套區設立「逆向隔離」設施。
▼9月14日 縱橫遊首個日本「半自由行」旅行團出發▼
【17:05】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確診個案蔓延各區。港府今日(17日)公布,因應元朗區、大埔區、屯門區及觀塘區有7個公共屋邨污水檢測結果呈陽性,以及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將會陸續向涉事地點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派發合共約29萬個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以輔助識別感染者。涉及的屋邨包括天水圍天逸邨及天晴邨、大埔富蝶邨及廣福邨、屯門大興邨、觀塘安泰邨及順安邨。
▼9月17日 部份污水呈陽性屋邨及屋苑▼
【16:50】對於新冠病毒殺傷力是否已似流感爭議,歐家榮表示,長者感染新冠的病死率非常高,是不容置疑,而且有打針與無打針有好大差別,之前已有提及相關數據,如要將新冠變成輕微疾病,要將社會整體免疫力提升,尤其一老一幼,現時仍未到此階段。
【16:44】歐家榮表示,污水監測數字,過去一周都有下降,9月初曾經污水檢測樣本每一公升人均病毒量升至每公升50至60萬之間,過去7日回穩,略為下跌至40至45萬之間。
【16:41】歐家榮表示,本地感染個案過去7日都維持較穩定水平,在九千以下,本地確診介乎7067至9904,數字每日有波動,但整體情況較8月中至9月上旬急速上升,已稍為穩定下來,之前擔心中秋假期市民多活動個案會上升,但今日是中秋後一周,數字暫時未見大幅上升,要多觀察幾日或一星期,了解是否已進入平台期,才知是否回穩或下降,現時未清晰掌握。
【16:38】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本港今日(17日)新增8278宗新確診,包括129宗輸入,新增10間學校因有班級爆發,有個別班級要停課。懷疑BA.4或5的比例82.1%,較前日84%稍為低。
【16:30】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表示,本港今日(17日)累計2690名確診病人留院,包括292人新入院,累計56宗危殆個案,多16人死亡,年齡由4歲至98歲。
【16:24】繼渣打香港馬拉松2022賽事取消後,2023年世界龍舟錦標賽亦移師泰國舉辦。
前行政會議召集人、團結香港基金常務副主席陳智思,今日(17日)出席一個活動後,被問到再有大型活動停辦會否影響香港競爭力。他稱若政府無法提供明確通關時間表,憂慮活動主辦機構難以預算明年活動,今年轉到其他地方進行後,未必再返港。
【15:49】公務員事務局、民政事務總署及房屋署,今日(17)起一連兩日,在黃大仙區推展計劃,上門鼓勵長者接種新冠疫苗,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今午到訪慈民邨民泰樓的兩個長者單位鼓勵長者打針。她表示,全港打了兩針人口已超九成,但幼兒及長者的接種率仍然未如理想,特別是6個月至3歲的幼兒接種率只有一成半,更有三成80歲以上長者仍未接種疫苗,今次計劃就是為了盡最後努力去找出仍未打針的老人家。
【13:33】近日多名專家與政府官員隔空駁火,爭議新冠死亡率是否與流感相若或低於流感。據中國哈爾濱工程大學早前發表的研究,利用南非、美國及加拿大的數據模擬新冠肺炎的傳播,推算Omicron與流感差異,並形容Omicron為「誇張版的季節性流感」,雖然比流感有更高傳播率,但死亡率比流感更低,研究認為以往應對季節性流感的公共衛生措施能有效對抗Omicron,研究結果已獲《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接受刊登。
【13:31】國際龍舟聯合會今晨召開特別會員大會。由於現行訪港旅客檢疫及隔離安排,仍然較其他國家嚴格。大會通過,將2023年世界龍舟錦標賽,改由泰國舉辦。中國香港龍舟總會表示對此決定心感遺憾,但仍然會繼續努力,爭取其他國際賽事主辦機會。
【12:16】政府派員今日(17日)上午約八時三十分起,於大角咀維港灣8座的出入口查核受檢人士的檢測證明,以確認他們有否根據強制檢測公告的要求進行檢測,是次行動共檢查了302名受檢人士。當中三人被發現未有遵從強制檢測公告,並已因此獲發強制檢測令。他們須按要求於指明期間接受檢測,政府亦向其中二人發出了10,000元定額罰款通知書。
【11:44】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今日(17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受疫情影響,航空公司人手流失嚴重,當局將與航空公司保持聯繫,確保香港恢復對外通關時,在人手安排等方面能夠配合。他提到,許多地方的機場在復常初期出現混亂,當局會引以為鑑,逐步恢復運載能力。
林世雄形容與內地通關是「民心所向」,希望可以在2023年前通關。他稱,即使目前通關日子未定,但政府仍著手與內地商討優化長遠通關安排,包括高鐵地鐵化等,希望市民日後乘坐高鐵時,毋須預先查看時間表,可即時購票上車。
【10:47】新冠病毒的殺傷力是否已等同流感,連日來政府與專家持續隔空駁火,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17日)在電台節目中再次強調新冠非流感,新冠重症死亡個案為流感兩倍,若說新冠與流感差不多會誤導市民。對於專家研判疫情有不少意見,他形容政府絕對尊重專家和種意見,惟最終需要統一方案。
▼2月24日起進入指定場所須必用「安心出行」▼
▼9月10日中秋節 家長帶年幼子女打新冠疫苗▼
▼2021年12月12日 新世界維港泳復辦▼
▼2021年10月24日 渣打馬拉松復辦▼
▼9月10日起強制檢測公告▼
▼9月16日 iPhone 14可取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