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寵茂斥《彭博》失實 以《延禧攻略》為喻:達到編劇目的便成功
外媒《彭博》早前引述知情人士報道,政府傾向今年11月取消酒店隔離政策。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4日)發表網誌,不點名批評該報道令他對「新聞專業有不一樣的體會」,認為報道引致讀者以為特區政府在抗疫上內部分裂及有矛盾,澄清團隊對整體抗疫政策目標一致。
他又指,報道令他想起數年前內地熱播的宮廷內鬥劇集《延禧攻略》,指歷史上是否屬實已不重要,「反正就是電視劇劇本,觀眾喜歡看而成為熱播又或能達到編劇的目的便是成功了。」
盧寵茂在網誌表示,上任兩個月,感受到特區政府對傳媒的報道及評論非常重視,每天早上第一個會議,重點都是匯報各大媒體及網媒最新消息,以了解民情。
內文首先用大篇幅引用「知情人士」內幕消息, 繪形繪聲儼如親歷其境,大爆政府擬於今年11月取消入境人士酒店隔離措施,更指內部官員在抗疫政策上出現分裂矛盾,報道並找來多位社會人士對這消息作評論。 然而這些提供消息的所謂「知情人士」, 名字除了有「the people」(那些人)就只有「the person」 (那人),內幕消息是否屬實似乎並不重要,各大本地傳媒廣泛轉載報道,儼如真有其事。
《彭博》上周四(1日)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傾向支持11月前取消酒店隔離政策,盧寵茂則希望在本地新冠確診個案急升之下,收緊防疫限制。盧寵茂不點名指出,該篇報道內文大篇幅引用「知情人士」內幕消息, 如「繪形繪聲」、「親歷其境」,並指內部官員在抗疫政策上出現分裂矛盾,事後亦獲各大本地傳媒廣泛轉載報道,「儼如真有其事。」
佛語:「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是做口業。這回是非吸引的觀眾的確是不少了,但報道引致讀者誤以為特區政府在抗疫上內部分裂及有矛盾,賠上了的不單是傳媒應有的專業精神,更可能影響特區政府抗疫施政。我作為其中一名抗疫主要問責官員必須予以澄清。
他又反駁,報道引致讀者誤以為政府在抗疫上內部分裂及有矛盾,不僅賠上傳媒應有的專業精神,亦影響特區政府抗疫施政。他澄清,問責團隊對整體抗疫政策一直都是目標一致,又重申抗疫措施都是建基於五個原則,包括「不躺平」、減重症和減死亡、保護高風險人士等。
斥做口業: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盧表示,此文章令他聯想到《延禧攻略》,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其事並不重要,反正就是電視劇劇本,觀眾喜歡看而成為熱播,又或能達到編劇的目的便是成功了,「這回是非吸引的觀眾的確是不少」。他引用佛語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是做口業。」
如此文章令我聯想到數年前內地熱播描述宮廷內鬥的劇集《延禧攻略》,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其事並不重要,反正就是電視劇劇本,觀眾喜歡看而成為熱播又或能達到編劇的目的便是成功了。
戲劇創作除了要高收視成為熱播,編劇內容也可能有某些目的,正如西方電影中奇連依士活扮演的牛仔都是維護正義、保衞家園的大英雄,被侵略的原居民印第安人卻被描繪成野蠻入侵者。這篇新聞報道在提及我國抗疫策略與新冠引發死亡人數時也毫不掩飾其目的。
指報道「毫不掩飾目的」
盧寵茂又說,戲劇創作除了要高收視外,編劇內容也可能「有某些目的」。他以西方電影為例,指奇連依士活(Clint Eastwood)扮演的牛仔都是維護正義、保衞家園的大英雄,被侵略的原居民印第安人,就被描繪成野蠻入侵者。
他認為,該篇報道提及中國抗疫策略與新冠引發死亡人數時,「也毫不掩飾其目的」,強調內地在防止疫情造成大量死亡個案方面,遠勝於全球是鐵一般的事實,絕非如報道所說的「吹嘘」(trumpet) 。
▼8月起染疫官員一覽▼
▼9月1日 銅鑼灣私家診所提供接種服務首日▼
秉持準確數據客觀報道,不傳播是非是傳媒專業基礎,否則只會失去得來不易的公信力。
強調內地死亡數字比美英低
盧解釋,根據全球第三方機構統計,內地新冠死亡個案約為5,200多宗,即每百萬人口中有4宗;而美國死亡個案超過100萬宗;英國死亡個案超過20萬宗,即美國及英國每百萬人口的死亡個案,達到約3,000宗。
他又引述美國的最新數據,指2021年美國民眾平均預期壽命由2019年的78.8歲,跌至最新的76.1歲,預期壽命連續兩年下降,更跌至1996年以來新低,認為新冠疫情正是導致民眾壽命縮短的最主要原因。
▼9月1日 創知中學開學有學生補做快測▼
港e局手記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4/9/2022)
上任兩個月,感受到特區政府對傳媒的報道及評論非常重視,每天早上第一個會議,重點都是匯報各大媒體及網媒最新消息,以了解民情。上周外媒一篇新聞報道,令我對新聞專業有不一樣的體會。這篇文章指稱香港政府官員目標在今年11月取消入境人士酒店隔離。內文首先用大篇幅引用「知情人士」內幕消息, 繪形繪聲儼如親歷其境,大爆政府擬於今年11月取消入境人士酒店隔離措施,更指內部官員在抗疫政策上出現分裂矛盾,報道並找來多位社會人士對這消息作評論。 然而這些提供消息的所謂「知情人士」, 名字除了有「the people」(那些人)就只有「the person」 (那人),內幕消息是否屬實似乎並不重要,各大本地傳媒廣泛轉載報道,儼如真有其事。
如此文章令我聯想到數年前內地熱播描述宮廷內鬥的劇集《延禧攻略》,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其事並不重要,反正就是電視劇劇本,觀眾喜歡看而成為熱播又或能達到編劇的目的便是成功了。
佛語:「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是做口業。這回是非吸引的觀眾的確是不少了,但報道引致讀者誤以為特區政府在抗疫上內部分裂及有矛盾,賠上了的不單是傳媒應有的專業精神,更可能影響特區政府抗疫施政。我作為其中一名抗疫主要問責官員必須予以澄清。由行政長官領導的問責團隊對整體抗疫政策一直都是目標一致的,我們會繼續根據疫情發展而調整個別措施,以達致精準抗疫。正如行政長官辦公室發言人回應,我們的抗疫措施都是建基於以下五個原則︰
1. 不躺平,持續控制確診數字,更好管理風險和提升應變能力,防止醫療系統超出負荷能力
2. 減重症和減死亡
3. 保護高風險人士,包括「一老一幼」和長期病患者
4. 以科學精準的方法識別不同風險級別人士以減低管控人數和管控範圍,容許最多的日常活動和涉及的人數
5. 平衡風險和經濟動力,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維護民生活動和香港的競爭力
問責團隊的每一員對堅守這五項原則都是毫無懸念的,絕無矛盾。而我亦曾強調與內地及國際通關如同兼有家庭及事業,並非零和遊戲。
戲劇創作除了要高收視成為熱播,編劇內容也可能有某些目的,正如西方電影中奇連依士活扮演的牛仔都是維護正義、保衞家園的大英雄,被侵略的原居民印第安人卻被描繪成野蠻入侵者。這篇新聞報道在提及我國抗疫策略與新冠引發死亡人數時也毫不掩飾其目的。需知國家主席習近平一直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內地在防止疫情造成大量死亡個案方面遠勝於全球是鐵一般的事實,有大量數據支持,絕非如報道所說的「吹嘘」(trumpet) 。全球第三方機構統計顯示,內地14億人口至今的新冠死亡個案約為5,200多宗(每百萬人口4宗),以人口比例遠遠低於美國3.3億人口死亡個案超過100萬宗,或英國6,700萬人口死亡個案超過20萬宗(兩國同樣每百萬人口死亡個案約3,000宗)。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剛於上周三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民眾平均預期壽命由2019年的78.8歲跌至76.1歲,預期壽命連續兩年下降,更跌至1996年以來新低。而新冠疫情正是導致民眾壽命縮短的最主要原因。
手記到此,剛好看著天真活潑未足兩歲的幼童跟老師學數數字,見到多少架玩具車,便數多少,堅持求真,不多也不少。秉持準確數據客觀報道,不傳播是非是傳媒專業基礎,否則只會失去得來不易的公信力。
2022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