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數碼平台推動建造業智能化發展 改善工作環境以留住人才
新科技的運用有助吸引年輕一族加入建造業,這種技術發展不但在工程設計或規劃上帶來方便,工地環境亦可大大改善。在智能化帶動下,預製組件使用越趨普遍,加上建屋物料亦逐漸加入不同金屬取代石屎等,令地盤工作環境可以大為改善,擺脫過去外間認為地盤總是被沙石和塵埃等污染充斥的印象。而透過構建綜合數碼共用平台,令智能化工程項目管理更得心應手,有著無盡應用可能,令本港工程界在人手待增下仍能發揮高效率,以支撐提速、提量、提質、提效的建設目標。
撰文:資深工程師及工程師學會前任會長源栢樑
筆者上文曾提及,智能科技的運用令工程設計和規劃等可以帶給年輕人「玩電玩遊戲」的快感,其實科技帶來的好處不只在前期工程上,工地環境亦可靠引入新科技帶來生氣。以往因為大部分工程工序,如燒焊、扎鐵和石屎灌漿等程序均需在地盤進行,令地盤沙塵滾滾,溫度甚高,不少扎鐵工人需在攝氏40度高溫下長年工作,加上樓面環境潮濕又翳焗,一般人難以忍受,令部分有意從事建造業,甚至加入工程師行列等年輕人卻步。
雖然近年工地環境有所改善,如增設有冷氣或遮陰的休息空間,增加休息時間等,亦有地盤組建全冷氣辨事處,但人手流失量仍持續上升。近年政府規定所有預算達3,000萬元以上的主要基本工程項目,設計和建造必須採用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令公私營工程的新科技投入大增,經電腦精確計算下,建屋或興建醫院等建築物時使用預製組件的機會更大;加上在工程管理上,建築師、各專業工程師、工料測量師及承建商等不同持分者,經綜合數碼共用平台實時和無間繼地發放準確而複雜的建造訊息,提升工程管理效率,大大減少工程延誤及出錯的機會;更重要的功能是當持續監控項目時,可促進管理層及時做出投資組合方面的決策。
舉例說,如北大嶼山醫院感染控制中心工程不少部分便是利用了「組裝合成」建築法(MiC)興建而成,工程承建商先在室內廠房以類似倒模的方式興建如同「盒子」的病房或樓層,再將整個「盒子」運往工地及進行装嵌,免卻部分原本需在工地進行的燒焊或泥水程序,令整體施工環境可改善。
另外,醫院內複雜設施涉及大量先進屋宇機電裝備的運用,工程公司同樣可以透過「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在廠房將部分機電設施和泵房等以模組方式分件安裝,才運送到工地完成最後組裝。事實上香港有約七十多個大小工程,包括醫院、污水處理廠及臨時房屋等項目已經或正在運用此建築法進行,最近更見建造業議會(CIC)點出應以「Mi Infinity」作為未來發展方向,筆者譯之為「組裝合成無止境」 。
近年不少創新的建築物不再單靠水泥石屎作為單一建築材料,如部分組合屋、臨時房屋或臨時醫院等,都運用不同金屬作為建築素材,如鋼鐵或鋁合金等,有助減少工地產生塵埃等污染的機會。現時運用此類物料的建築物越趨普遍,若日後能廣泛使用,相信有助降低此類物料成本,而經高度數碼化建造設計及綜合工程管理等,可改善行業工作條件及環境,不但有助挽留人才,更可吸引更多人投身建造業行列,攜手為建造行業打開新篇章,對加強建設香港有莫大裨益。
《01醫務所》與資深工程師源栢樑合作,逢周一推出專欄「源途有你」,分享工程與醫療的大小事。
源栢樑一直以推動工程界專業發展為己任,是香港工程師學會前任會長。數十年專業路途,著實值得回憶,亦深信後來者或可從中領會工程專業要點所在。源途有你,就讓大家一起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