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於香港水域發現三個新珊瑚物種 綠壁筒星珊瑚更料香港獨有
香港浸會大學今日(7日)公布,在香港水域發現三個石珊瑚新物種,並將三個物種命名為「樹型筒星珊瑚」、「紫肉筒星珊瑚」,以及「綠壁筒星珊瑚」。
浸大表示,三個物種未曾在世界上其他地方被發現。而樣本是浸大研究團隊在宋崗和橫瀾島一帶的香港東部水域,進行有關海蛞蝓侵食珊瑚的調查時所採集。今次發現三個的珊瑚新種,全部屬於「筒星珊瑚屬」,而該種類的已知物種數目,由七個增加至10個。
浸大生物系教授邱建文表示,新發現的三種珊瑚是根據其型態及顏色命名,而新種皆屬於非造礁珊瑚,體內沒有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能量的共生藻類,並棲息於 10 至 30 米較深的海底,會利用觸手捕食海水中的浮游動物。
其中一個新發現的物種為樹型筒星珊瑚(Tubastraea dendroida),邱表示該物種與大多數太陽珊瑚一樣,呈典型的鮮橙色。不過其形狀有別於大多數同屬珊瑚生長成團狀,這個新種擁有樹狀結構,珊瑚群體的主幹由底部延伸至尖端,故團隊命名為「dendroida」(樹狀之拉丁文)。
另一新發現的物種為紫肉筒星珊瑚(Tubastraea violacea),其珊瑚體被一層薄薄的淡紫色組織覆蓋,其珊瑚蟲的體壁組織和骨骼都呈紫色,因此被命名為「紫肉」筒星珊瑚。邱解釋該物種擁有黃色的觸手,珊瑚體有厚壁。研究團隊比對公開數據庫的DNA序列,發現這新種珊瑚還有機會存在其他顏色,例如在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可能存在黃色的變體。
綠壁筒星珊瑚已知棲息地暫只有香港
最後一種新發現的物種是綠壁筒星珊瑚(Tubastraea chloromura)。該物種擁有橄欖綠色的精細骨骼壁,圍繞口部四周長有一圈黃色的觸手,故被命名為「chloromura」,當中「chloro」和「murus」的意思分別為拉丁文的「綠」和「壁」。
邱建文解釋,根據公開數據庫的珊瑚基因序列紀錄,估計「樹型筒星珊瑚」和「紫肉筒星珊瑚」有可能分佈於日本和西太平洋。然而,「綠壁筒星珊瑚」現時已知的棲息地暫時只有香港水域。
發現新珊瑚過程「純屬意外」
研究團隊成員、浸大研究生姚景峰表示,發現新珊瑚的過程純屬意外。他解釋,當時因為要尋找食珊瑚的海蝓魚,因而採集珊瑚,後來發現找不到收集到的珊瑚物種資料,研究下發現竟是新物種:「一望就覺得這種珊瑚之前好像沒有見過,想看一看是否另一種顏色,或是新品種,故採集樣本回實驗室研究。」
這次的新發現,距離研究團隊上次發佈的新珊瑚物種,只有不足一年時間。邱建文認為,本港水域接連發現新珊瑚物種,意味香港海洋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
姚景峰說,「其實身邊的潛水朋友也表示有見過這些珊瑚,但只是拍下就算,沒有學術研究記錄。」他希望潛水的市民,如果遇到少見的物種,可以電郵到漁護署發表,或者電郵到各大學研究所,「可能只是拍下丶提供地方給我們已足夠。」
三種新珊瑚在水深10多米以下位置棲息
至於新發現的珊瑚分佈位置,姚景峰指,三種珊瑚主要在東面深水位置棲息,估計因水質相對較好。他又表示,根據其野外調查的經驗,認為三種新珊瑚亦比較罕有。
邱建文則呼籲,由於這些珊瑚水深10多米以下位置棲息,市民如想見識這些珊瑚,潛水時需注意安全及留意水流,如非專業潛水員就不要冒險,而在香港採集珊瑚,也須得到漁護署許可,「不要見到就採集,拍照就無問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