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餉租值重估|鬧市核心街區現吉舖潮 昔日名店巨舖無人承租
疫情未退重創本港,社交距離措施持續,昔日的鬧市旺區亦不再熱鬧,入夜後更顯蕭條。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傳統鬧市核心街區例如中環皇后大道中、銅鑼灣羅素街、尖沙咀廣東道、旺角西洋菜南街,多間店舖的租值出現跌幅,其中以旺角西洋菜南街情況最嚴峻,前FOREVER21舖位勁挫五成,更有多個舖位跌幅達4成。
此外,曾有「全球最貴街道」稱號的羅素街,更有多間名店撤走,部份舖位租值跌約2成或以上,除了出現吉舖外,有部份改由口罩店等承租,並成為快速測試劑的散貨場。
旺角Forever21前舖位勁挫五成 西洋菜南街湧現特賣店
旺角西洋菜南街是跌幅最強勁的核心一線街道,多間店舖跌幅達4至5成,當中以速食時裝品牌Forever 21曾租用的百寶利商業中心巨型舖位降幅最多,其最新租值勁挫50%,由去年約1,092萬大減至546萬元。Forever 21早年離場後,該處曾變成Bauhaus特賣場,但現時該三層已被分租,其中兩層現為健身室、運動用品店。
而西洋菜南街一帶至少有9間吉舖,有大閘貼滿「待租」的海報。作為一線街道之一,過去西洋菜南街有不少連鎖店進駐。然而,現在即使有人承租,許多商舖已變成特賣場(Outlet)或散貨場,現場估計至少有8間,主要售賣電子配件、服飾、家品等。就現場所見,有特賣場甚至未曾裝修,堆滿紙箱,門外仍貼有招租告示,更有不少散貨場「變陣」,在店內同時售賣快速測試劑。
另外,西洋菜南街亦「大洗牌」,例如過去由電器連鎖店豐澤、連鎖藥妝店屈臣氏承租的銀行中心地舖,現已變成BEAUTY AVENUE美妝旗艦店。
在銅鑼灣方面,曾有「全球最貴街道」稱號的羅素街,多間店舖的租值亦錄得2成或以上的跌幅,甚至近半數名店已撤出,例如時代廣場對出的一段,至少有5間吉舖,包括Plaza 2000廣場巨舖在名牌「Prada」遷出後,僅二樓租予食肆「Ruby Tuesday」,地舖仍封上圍板,未有人問津,其租值按年跌約21%;而金朝陽中心地下亦至少有2間吉舖,包括前身是BURBERRY舖位。
至於前身由美國內衣品牌Victoria's Secret租用的京華中心巨舖,至今仍被丟空,租值亦勁跌23%。
此外,名店、珠寶店聖地亦引來較低檔次的平民店搶佔,包括羅素街26號由「師奶名物」天上野,取替鐘錶品牌「寶珀表Blancpain」,而18號和28號地舖則分別迎來口罩品牌「OxyAIR MASK」和「H-Plus」。根據差估署的數據,上述三個舖位的租值亦大減約2成。
而在羅素街鄰近希慎商場的一段,與波斯富街交界的角落,原本的名錶品牌Tag Heuer已撤出,現在未有人問津,租值同樣按年勁插2成,旁邊則開設了兩間韓國女裝店,並以快速檢測作吸客,旁邊還有手機用品店。
以往受惠於羅素街人潮的波斯富街,情況更為嚴峻,整條街至少17間地舖已丟空,貼滿地產代理的招租廣告,67號前六福珠寶地舖已換上平民家品店「億世家」,對面的62號地下更有疑似短租的手機用品店,店舖沒有招牌,僅掛上寫有店名的橫額,而86號地舖亦開設了參茸海味特賣場。
最貴購物街廣東道多間名店離場 租值最多跌2成
在尖沙咀,過去被名店、藥妝店等搶佔的廣東道,在去年更首次奪得亞太區最貴主要大街寶座,成功「踢走」銅鑼灣羅素街。不過,廣東道亦早已盛況不再,粗略估算下,至少有9間昔日由奢華品牌舖正在空置,例如英國品牌Burberry由2011年起租用的新港中心三層巨舖旗艦店,最新租值按年下跌約1成。
而連鎖化妝品店莎莎亦已棄租廣東道地舖,該舖位曾被莎莎租用四年半,但現已丟空,而加拿大高級時裝品牌PORTS 1961,亦提早兩年退租廣東道的複式旗艦店巨舖,上述兩個舖位租值都按年大跌2成。
另外,原本著名品牌Tiffany & Co的1881 Heritage旗艦店地舖,在2020年結業後,至今仍未有人承租。而除了廣東道外,加連威老道亦是吉舖處處,其中德立大廈的所有地舖全數丟空。
昔日名店林立的中環皇后大道中,部分地段相隔一年後,終再有知名品牌承租,包括去年丟空的以前美國時裝品牌「GAP」位於中環陸海通大廈的旗艦店,現時由同樣是美國品牌的「American Eagle」進駐;而對面中環皇后大道中興瑋大廈地舖,在運動品牌「Adidas」撤出後,由恒生銀行頂上,租用其中兩層,租值按年大跌約27%。
而去年搶佔鬧市街頭的口罩店,則近乎在中環銷聲匿跡,當中在華人行地舖的口罩廠「Mask Lab」和「Mask Factory」,前者封上珠寶店服大福的圍板,罕見地從鄰店疫市擴充,其租值更大幅下跌26%,後者則是電子品牌「Samsung」專門店在中環大展權腳。
中環鬧市看似已重拾往日光景,不過僅只於此十字路口,往日的「不夜城」蘭桂坊在連番被勒令停業下已沒落,以前高級西餐廳搶佔的街道,已換上平民小食店「十八座狗仔粉」。
鄰近的威靈頓街亦面目全非,港人回憶、前翠華4層旗艦店,分拆做至少兩舖,其中一邊由「譚仔三哥米線」旗艦店承接三層,另一邊則由法式咖啡廳「Town 93 Cafe」接手,但只租了一層,閣樓和其餘樓層仍然丟空,旁邊的知名食評家蔡瀾開設的「蒸瀾Pho」亦不敵疫情結業。沿路走上去,60號地舖空置逾年後,現時被短租作特賣場,並以快速檢測套裝作招徠。
位於皇后大道中泛海大廈地下及一樓的前時裝店「Topshop」,在品牌撤出近一年半後仍然丟空,同一條街的永恆商業大廈兩層Esprit前旗艦店,原來由零售品牌代理Inspire Hub承租,上月亦已撤出,再次被丟空。
而以往車來人往的德輔道中,亦會發現有時裝店「bossini」、「Giordano」等已變作促銷場,沿路走到上環,已有6間吉舖,除了前翠華位於中環德輔道中84-86號地下的地舖外,還有三間銀行分店棄租,包括前中銀、建設銀行和花旗銀行的分行。
同樣是港島區鬧市的灣仔結業潮同樣嚴重,除了有「酒吧街」之稱的駱克道一帶重災外,大街軒尼詩道亦十室九空,單是分域街至鵝頸橋一段,至少有24間吉舖,部分店舖同樣被短租作特賣場或賣菜,包括在338號北海中心的三間地舖,該區多間食肆在疫情下迎難以上,變招改做「兩餸飯」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