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新聞獎改革邀岑智明任評審 消委會林定國親解撇甩記協原因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消委會「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由2001年創立,至今已舉辦21屆,為消委會每年主辦的年度盛事。惟消委會早前宣布已重新審視獎項,將出一系列改動,並決定獨力舉辦,即不再夥拍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合辦。
惟近年社會環境複雜多變,於此時毫無預兆下改革,難免令人聯想與政治相關。消委會主席林定國接受《香港01》專訪,逐一解釋消委會改革獎項的原因,並介紹新加入的元素,「都廿幾年喇,都係一個好好嘅時間處理,我哋已經累積足夠經驗去做,自己獨立去搞。」

獎項認受性受質疑 主席︰我哋認受性從來都冇乜疑問

消委會與記協及攝記協會,每年均會合辦「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惟早前消委會突然宣布,已重新審視報道獎,亦完成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獎金加碼、更改獎項名稱、引入公眾投票參與等,但從此不再與記協合辦。當時記協主席陳朗昇回應指,「君子相分不出惡言」,祝福消委會獎項能繼續幫助社會,但他亦強調獎項的認受性最為重要,認為過去的合作模式,一直行之有效。

林定國認同陳朗昇提到的認受性,又笑指「我哋認受性從來都冇乜疑問。」他強調,評審委員會邀請具有份量的大學學者、傳媒機構,且不存在利益衡突的人士擔任評審,強調一律排除存有偏頗判斷的可能性。由於是次新設社交平台的參賽組別,即「最佳倡議消費權益之社交平台」組別,讓更多新聞及時尚媒體的社交平台專頁參與競逐。因此今年的評審由跨界別組成,其中包括任內善用社交平台發布消息的前天文台台長岑智明。

涉政治因素撇甩記協?主席︰唔好諗咁多嘢啦

對於坊間揣測與政治因素相關,林定國則笑說「唔好諗咁多嘢啦」。他解釋,該獎已設立21年,期間新聞傳遞的方式已有轉變,同時現今社會的消費議題較以往複雜,公眾漸趨關心獎項的認受性,因此他認為是時候需要全面檢視。「其實每年都聽到唔同意見,不如一次過諗晒佢,冇理由樣樣嘢都小修小補。都廿幾年喇,都係一個好好嘅時間處理,我哋已經累積足夠經驗去做,自己獨立去搞。」

+1

消委議題涉共同利益 相信公眾客觀持平參與投票

其實,消委會新聞獎以往由業內專業人士評審,由本屆起將「破天荒」邀請公眾參與「新聞攝影獎」及「大專院校新聞獎」的評分,佔分數的三成比重。惟近年社會聲音兩極,傳媒亦成為被斥責的對象之一,問到公眾投票會否帶來不公平。林定國認為,消費議題涉及市民的共同利益,不論男女老幼,相信他們會客觀持平參與投票。但他亦強調,將循序漸進,視乎反應決定公眾投票的比重,希望於創新與謹慎之間取得平衡。「但我唔想太急進,因為我哋都估計唔到個反應點。」

網購投訴成功率遠低於其他類別

至於新設的年度主題大獎「保障消費者在電子商貿活動的權益」,林定國估計,網購消費於疫情完結後仍為大趨勢,因此期望透過鼓勵傳媒報道相關議題,讓消委會能掌握更多資訊,以考慮對應的政策或立法工作。他亦指,處理網購糾紛的難度高,由於賣家未必身處香港,付款方或較多以銀行直接轉帳,投訴人追討款項的成功率遠低於其他類別,因此他建議市民「預防勝於治療」,選擇有信譽及退款/貨機制的網店購物。

林定國補充說,虛擬貨幣不屬網購的範圍,目前較多適用於投資金融產品,指香港金管局及其他機構,亦會密切監管最新情況。他認為,若將虛擬貨幣將來成為主流消費模式,則可探討如何保障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