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有學生自殺個案 團體促制訂長遠措施:係咪畀咗錢就足夠呢?

撰文:曾向銓
出版:更新:

近年學童自殺個案時有發生,令人更關注生命教育。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今舉行「生命教育推行現況及未來發展」研討會,總監曾展國認為,現屆政府缺乏長遠措施解決問題,希望新政府上任後,不再以收生數目定為殺校指標,反而應給予資源和空間,讓學校按學生特質安排主流以外課程。

本港青少年的學業壓力大。(資料圖片)

現屆政府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新增「 學習支援津貼 」,讓學校培訓教師及提供一對一輔導,以防學生自殺,涉每年經常性開支3,500萬元。曾展國表示,看不到現屆政府有長遠措施,即使撥款亦要視乎學校有無額外能力去執行措施,「係咪畀咗錢就足夠呢?」

下屆政府不應以收生數目為殺校標準

要解決學童自殺問題,曾展國認為要從教育體制、經濟發展等方面着手,讓學生在讀書、 升大學以外有更多出路。他續指,現時學校害怕收生不足而被殺校,故傾向滿足家長操練學生的要求,認為下屆政府不應再以收生數目為殺校標準,改為增撥資源,讓學校按學生的特質安排主流以外課程,培育學生的興趣及強項。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主席周婉芬亦認為,家長往往將自己的經歷套在子女身上,設下 「 起跑線」,期望他們努力讀書,但忽略遇到的困難。她表示,生命教育在於學懂欣賞所有生命,繼而欣賞、接受自己,而教育方式亦可生活化,「放開視野,就算出街觀察四周人、事都可以係教育」,希望家長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啟發。

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鳴煒(右)表示,看到學童自殺新聞時亦感到無奈、痛心,認為應加強生命教育,培養年輕人抗逆能力。(曾向銓攝)

劉鳴煒:應培養年輕人抗逆能力

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鳴煒亦有出席今次研討會,他坦承委員會對生命教育有所忽略,自己看到學童自殺新聞時亦感到無奈、痛心,認為應加強生命教育,培養年輕人抗逆能力。他又提到,所有特首候選人重視教育,期望會有大改變,又稱自己上任主席前不認同委員會追求「精英化」、成功的意識形態,希望扭轉,未來委員會會以討論、分享等形式加強對年輕人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