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指本港學童體力活動差 或因功課多、長期看電子屏幕

撰文:鄧芯怡
出版:更新:

中文大學一項跨學科研究發現,香港兒童及青少年的「整體體力活動」與全球平均水平同樣不理想,屬D級,少於半數兒童及青少年可達到每天進行1小時體力活動的世衞標準;「家庭支持」則落後於荷蘭、澳洲等地。本港不少學校原安排每周有兩節體育課,但實際卻少了兩成。專家表示,本港學童體力活動表現差,或與功課多及長時間看電子屏幕產品等「靜態行為」有關。

本港不少兒童及青少年每天看電子屏幕超過兩小時,多於國際標準。(資料圖片/黃永俊攝)

香港中文大學發表全港首個兒童及青少年體力活動報告卡,有關報告參考本地近10年、最少33份相關文獻及資料、按照9項國際指標進行評分,並與全球37個國家及地區的數據作比較。

「整體體力活動」全球僅D

研究指,香港兒童及青少年在「整體體力活動」及「家庭支持」指標中表現最差,僅獲D級。中大體育運動科學系教授王香生指,在「整體體力活動」指標方面,本港少於半數兒童及青少年可達到每天進行1小時體力活動的世界衛生組織標準。不過,本港該指標評級接近全球平均水平,均屬D級。王說,這反映全球兒童及青少年的整體活動水平較低。他坦言香港學童這方面表現差,或與學生課業繁重、花長時間看電子屏幕等「靜態行為」有關。

港童乏家庭支持 估計與家長工時長有關

有關香港兒童的「家庭支持」,分析有關指標後發覺表現亦差,只獲D級,即只有三成兒童及青少年每周最少一次和父母共同參與體力活動,評分落後於荷蘭、澳洲等高收入國家。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表示,未有文獻確實指出原因,但估計與家長工作時間長,未能抽時間陪子女做運動有關。

香港兒童及青少年在「整體體力活動」及「家庭支持」指標中表現最差,僅獲D級。(鄧芯怡攝)

體育課規定每周2節 實際減兩成

雖然本港「學校體育」指標獲C級,但落後於亞洲國家如中國內地(評分是B+)及日本(評分是B),團隊研究發現有近八成學校每周有兩節體育課,但實際課時卻少兩成。王香生呼籲體育教師有效運用體育課時間,讓學童充分運動。

另外,研究顯示香港的「步行或踏單車往返學校」及「社區及環境設施」兩項評分均獲B級,領先亞洲國家及地區。但在「動態遊戲」及「政府策略及資源投放」方面則未有相關數據或文獻可作參考,因此未有評級。

研究團隊建議,可從「三多一少」原則:多體力活動、多參與組織性運動(如加入學校體育隊)、多家庭支持及減少靜態行為,以改善情況;政府亦應於制定體力活動政策時,建立評估機制,以檢討政策成效。

中大體育運動科學系教授王香生(中)、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左一)呼籲體育教師有效運用體育課時間,讓學童充分運動。(鄧芯怡攝)